2、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 2.1 资本论的缺憾: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描述共产主义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但始终没有完全说清楚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预见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只能根据当时的生产方式得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 2.2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探索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2.2.1 邓小平理论: ①“发展是硬道理”——突破从生产关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思维方式。指出社会主义是本质是解放的发展生产力。 ②“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⑤“发展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⑥全面、辩证的态度对待发展中的问题:“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 2.2.2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3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展望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 3.1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与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是螺旋式的上升的,人类社会始于低级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最终走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在进入大同社会之前,有一个过渡期,就是现阶段的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 ①201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2 “中国梦”的实质: 2013年3月17日党和国家领导换届完成,习近平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3.3 试说“大同社会”人们的生活: ①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社会主义思想、大同思想是我国自古有之的高尚人文精神。 ②憧憬未来的大同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是按“各取所需”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但人们并不是享乐主义者,不是好逸恶劳的懒汉,而是按照各自的特长,尽心尽力努力为全社会作贡献,愉快地、创造性地“各尽所能”,社会文明、和谐、自然环境优美、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自由、平等、快乐、友善地生活和工作。
四、共识 1、“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优秀文明,近代经历了170多年痛苦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正反两方面实践,深刻教训使我们民族感悟一个道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是先人们不断奋斗、牺牲,从痛苦和教训中悟出的梦。是几代人的夙愿,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向往的理想。 ——“中国梦”因为成为了人民的梦,他就是人民的信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中国人的信仰。 2014.12.23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 国家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该价值观改变了以往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理论,她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道德观的体现,同时也吸取了世界人的当代价值理念。 ——这是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实践的一个创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代表着现代中国人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