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深冬的北京,天寒料峭,清华大学校园再次绽放无限的激情与活力。为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一二·九”主题教育暨雷锋宣讲团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活动分别由雷锋杂志社雷锋宣讲团、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和清华大学航空学院、机械系、自动化系、生命科学院等12个院系联合主办。2024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雷锋宣讲团先后5次进清华园和同学们分享红色故事和雷锋故事。
首次宣讲燃爆校园
在2024年11月14日举行的第一场报告会上,主持人介绍了参加报告会的几位雷锋宣讲团特邀宣讲专家 :志愿军一等功臣李代相,抗美援朝战斗中独自坚守阵地,歼敌150余名 ;共和国最小烈士“小萝卜头”的哥哥宋振镛教授,曾两次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退休后走访烈士生前战友以及狱中难友,整理出近20万字的珍贵史料,并将其赠予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歌乐山烈士纪念馆、贵州息峰集中营纪念馆等 ;“海空卫士”王伟烈士的妻子阮国琴,常年奔波各地讲述王伟的英雄事迹,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王伟的使命……
这些闻名华夏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同学们过去只是在书本里,在报纸、电视上看到过,如今,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故事,同学们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接下来,雷锋杂志社荣誉总编辑、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陶克少将作主旨报告。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雷锋精神研究,收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的系列重要指示为主线,从新旧社会的对比,党和政府的关心,人民群众的爱护,工厂和农村生活的历练,人民军队的培育,共和国领袖的号召,以及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等多个层面,为大家解读一个真实的雷锋……
首次报告会就燃爆清华园,同学们用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发自内心的感动。报告会已经结束了,活动主持人纪昊含同学依然沉浸在雷锋成长的那个年代。她深情地说 :“陶克将军讲述的故事特别动人,特别是老红军余新元夫妇送雷锋入伍的细节,令人落泪。”
红色故事感人至深
2024 年 11 月 21 日、11 月 23 日、11月30日、12月1日,雷锋宣讲团多位宣讲专家分批走进清华园,他们或讲自己,或讲父辈,给同学们带来感人至深的故事。
报告会后,校团委领导和雷锋宣讲团宣讲专家合影
“红军之父”朱德元帅的外孙刘武大校,和同学们分享了朱德元帅的信仰追求。他小时候看到朱德的一张照片,留着八字胡,腰挎马刀,骑着高头大马,那时朱德已经是滇军的少将旅长,名誉、地位、金钱和豪宅都有了,但毅然抛弃功名富贵,远渡重洋去寻找中国共产党……
报告会现场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讲述他眼中的祖父。长征途中的危急关头,祖父奉命率部在乌江架桥。当时有人断言,这样的急流,根本不可能架桥。祖父却异常坚定 :现在不是能不能架桥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架!在他的果断决定和组织指挥下,终于按时架好了桥,确保毛主席和中央纵队过江。毛主席站在桥上,感慨地说 :“这样的桥,只有我们红军才能架出来……”
叶挺将军的孙女叶莲女士,讲述了北伐名将叶挺从四军到新四军的来龙去脉,以及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仍坚贞不屈,写下穿越时空的《囚歌》。她最后发出心灵叩问 :爷爷那一代人出生入死,前仆后继,初心是什么?
抗战名将赵镇藩的外孙女刘清扬女士,结合相关历史图片,讲述外公赵镇藩将军率部参加松沪抗战、南昌保卫战、长沙保卫战、第二次远征军滇西反攻战、腾冲之战、龙陵之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血与火的经历。
抗战名将曹玉成的孙女曹银环女士讲述的故事荡气回肠。曹玉成将军早年留学日本,是保定军校、东北讲武堂、黄埔军校教官。曹银环说 :“受爷爷的影响,父辈七位亲人进入黄埔军校,奋战抗日前线……”
革命先驱曹汝谦侄孙、山西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中心主任曹江胜介绍了他和父亲曹居台、堂兄曹宙盛等人用20年之功,挖掘、抢救、整理、保护先辈曹汝谦参加革命的珍贵史料,为后人留下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
开国将军、中国核试验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张蕴钰之子,北京卫戍区原装备部长张旅天结合他父亲的经历,讲述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过程中老一辈国防与科技工作者们不畏艰险、献身国家、勇攀高峰的生动故事……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第一代讲解员崔韶光讲太行故事37年,1500多场 。报告会上,她展示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抗战老兵的珍贵记忆,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入那个战火硝烟的岁月……
如此传奇的经历,如此厚重的故事,许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到。清华大学校团委副书记魏海龙说 :“雷锋宣讲团带给我们这么多红色故事,感人至深,弥足珍贵。”
率先垂范令人信服
原总装备部导弹航天测发专家组常任专家魏继友从事“两弹一星”事业51个春秋。他告诉同学们,为了“两弹一星”工程,老一代科技人员,无怨无悔地在大漠戈壁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北京转化医学学会会长、原北京军区总医院魏万林教授结合自己从一个战士走到专业技术少将的奋斗经历,勉励同学们像雷锋和白求恩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同学们称赞,这是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故事的人讲故事。
转业军人、北京市通州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张茂忠的事迹尤为感人。他是个转业军人,1984年入伍,从士兵干到师政治部副主任。1984年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他任某部班长,率全班与敌激战5昼夜,打退敌军4次进攻,打死敌军12人,牢牢守住了阵地,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当听到主持人说当年他在战地医院昏迷5个昼夜、终于被医生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时,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二级英模、雷锋宣讲团团长卜金宝,军旅生涯43载,20年里先后拜访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整理采访资料400多万字。活动中,他运用大量独家珍贵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英雄,天空最亮的星》《科学大家的人生信仰》《抗战英烈光耀千秋》《开国将军话人生》为题,先后和同学们做了4次分享,每次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对学生们充满深情和期待,与同学门用两个字共勉 :珍惜。期盼同学们“今日清华学子,他日国家栋梁”。同学们说,这样的分享有代入感,深深感受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的真正价值……
雷锋宣讲团五进清华园,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清华大学秀钟书院副院长刘建国说:“这么多有传奇经历的英雄为我们宣讲,体现出前辈对我们清华大学的厚爱,我们要把红色传统和雷锋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清华大学车辆学院院长助理张静一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学到的不仅是历史和传统,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参加报告会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一二·九”精神,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