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皑皑,野茫茫。这就是夹金山,这就是那座 70 年前吞噬了红军无数将士生命的千里岷山。迎着寒风,我们在岷山之巅深深呼吸。
小金县。当年这里被称作“懋功”,红军浴血奋战 13月,光辉足迹遍布。如今,遗留下来的红色传奇,单是“四座山”、“四座桥”、“四处遗址”,就已让人感受如山的厚重。
达维会师桥旁,住着 94岁的邓巴大爷,汉语名字叫张少全,“这是红军住我家时起的名字。他姓张,我当时就说跟他姓。”回忆起家对面夹金山上红军支帐篷,帮村民们搞生产的情形,大爷眼里至今还充满感激。
“这座小木桥,是当年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历史见证。”每逢周末,达维乡小学的少先队员刘茜和胡继涛,都到会师桥上义务为游客解说。“以前这里还是茂密的森林,后来被砍伐了,造成水土流失。现在,我们和同学每年都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他们身上,仿佛能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
红军当年从 “抚边百里大峡谷” 艰苦行进,到达懋功北面重镇两河口。这里距县城 69公里,现在远远便能望见山坡上矗立的毛主席像。近年县里筹资 100 万元对 “两河口会议”会址进行了整体维修,与周围虹桥沟、霸王沟、玛嘉沟、梦笔山等,规划为全县红色旅游的亮点之一。“深山沟里分布着森林、草甸、海子,可以让人在接受红军文化洗礼的同时,接受原生态的洗礼。”乡党委书记向斌指着远处的大山说。
乡场上,66 岁的藏族大娘杨金华坐在家门口纺线。“好多摄影师给我照相呢!” 她发皱的脸上堆满笑意,“他们喜欢拍我纺线织毛袜,有时还专门请附近的藏族姑娘跳锅庄,说嘉绒歌舞好看哦!” 纯朴的杨大娘不知道,风情独具的嘉绒藏寨好比城市人梦想的净土。
“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多彩的嘉绒藏族风情,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县委宣传部长靳东说,“小金还不富裕,年财政收入只有 610万元,但近年已拿出 600万元包装红色旅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家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今天的小金焕发出夺目光彩:红军是雪山最坚毅的行者,而他们的行走,给夹金山下的红军城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手记
采访中寻访到许多与红军有关的遗址、遗迹。历经风霜雨雪,有的已破败不堪 ,再 不 加 以妥善保护,或许就将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两河口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但乡党委书记向斌仍叹苦恼。让他苦恼的,是缺乏资金包装开发景点,移动通信网络还没有覆盖,民居接待才刚刚起步,甚至连两河口会议会址背后的毛主席像,都是文化馆管理员曾天志每年自掏腰包200 元清洗粉刷。“红军打江山那么难,我做这点微不足道,只想把遗址搞 好,告慰先烈 ,也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 。”曾天志用实际行动 ,为红军文化尽着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