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说法是,这首诗是改写日本人西乡隆盛的。而据党史专家夏远生介绍,他于2001年就此专门访问了来中国的日本著名汉学家竹内实。竹内实证实,毛泽东改写的是日本和尚月性的《将东游题壁》,而不是与月性同时代的西乡隆盛的。原诗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这首诗,应是韶山一带留日学生带回国的。夏远生对此评价说:“青年毛泽东改写这首诗,是其心态志向的真实流露。从中,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胸怀不凡志向,聪慧、倔强、有着过人的记忆力和顽强的毅力的毛泽东,正迈向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有志者事竟成。没有这股近乎于狂的自信与豪气,毛泽东就无法成为毛泽东。”
这间卧室不仅仅是青年毛泽东栖身之所,更是他踏上“东山”之路、实现志向之路的见证。
6
足音:迈出
由“历史选择”的第一步
历史虽然不允许假设,但我们可以从走向看结果,如果毛泽东按照父亲的意愿做米铺学徒,出师后回到毛家参股的银田寺米铺,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须重写,中国的现代史必须改写,毛泽东的历史必须改写。
当然,人们也可以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出一个毛泽东,还会出“李泽东”、“张泽东”。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民族要独立,人民要解放,中华要复兴,历史潮流总会造出一个领袖人物来,完成中国历史发展的使命。然而,一个事实是,同时代千百万人与毛泽东一样,都在探索救国救民、复兴中华之路,可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高菊村的回答是:“毛泽东在韶山就打好五个方面的基础,即政治价值取向基础、文化知识基础、身心健康基础、注重‘三农’思想基础、诗歌书法基础。基础决定走向。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回望历史,青年毛泽东如果不勇敢地迈开“走出韶山冲”第一步,同样“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一个“走”字,是多么关键!
一个“出”字,是成功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