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沟兵工厂的工人们,白天生产,夜里备战。日寇扫荡时,他们埋藏机器、疏散家属,组成武装护厂队与敌周旋。老红军指导员赵贤德在掩护兵工厂转移时,一人击毙数十名日伪军,最终壮烈牺牲。工人们说:“我们多造一门炮,前线就少流一滴血!”
如今,这具掷弹筒静静躺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中,它的身上凝结着科学家的智慧、工人的汗水、战士的鲜血。它告诉我们:抗战的胜利,不仅靠枪杆子,更靠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