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王二路>>正文
民间文化是文学创作者的土壤
2009-03-31 17:52:13
作者:王二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由中国文学史的记载,可以断定,民间文化是当今作家搞创作的源头活水。胡适曾说过一句话:“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郑振铎也指出:“许多的正统文学的文体原都是由‘俗文学’(民间文学)升格而来的。哪一个新文体不是从民间发生出来的?所以,在许多今日被视为正统文学的作品或文体里,其初有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被升格了的,故我们说,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这话是并不过分的。”

    二、民间文化给我的业余创作以丰富营养。

    自己土生土长于偏僻的农村,只读过五年小学,纯属下层出身。后来,在部队仅任过“兵头将尾”的连排干部;再后来转业到地方上,也只“熬”到科局一级。对号入座便是下层有余而中层不足。我自幼深得民间文化的熏陶,受益极大,感受颇深。现就自己一直钟爱并坚持的业余写作,由切身体会中择其一二,略述民间文化对我业余创作的滋养。

    第一、俗话谚语悟人生

    源自于民间的歌谣、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俚语等,是一种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民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是处于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生活感受的总结;也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比喻恰当,形象鲜明,能绘声绘色地表现社会上各种人的精神面貌和人情世态。我在业余写作中,常常有选择地引用一些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俗语、歇后语,从而使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甚至有时自己还有满篇生辉之感触。2003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作品集《直笔春秋》一书,共收入200篇文章,在多数文章中我习惯于使用一些诸如“常言道”、“俗话说”、“谚云”之类的东西。运用民间的一些俗话谚语,不仅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有趣,更主要的是接近实际,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

    在80年代末,针对当时一些部门里刮起的“着装热”和乱收费现象我写到:“在农村曾听到这么一句话:‘不管穿黄的,还是戴蓝的,下来都是要钱的’。”对大搞形式主义的行为引用顺口溜予以善意批评:“墙上挂的——花里胡哨;嘴里讲得——头头是道;表报填得——横竖没挑;材料写得——盖了帽儿……”。针对说话不文明的行为,引用了俗语:“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农村某些基层干部不讲究工作方法的现象则分别使用了“见了老虎就烧香,见了兔子就开枪”“老太婆吃柿子——专拣软的”。“太平洋里撒鱼网——逮住谁算谁”。“秃老婆画眉——应付差事”等俗语、歇后语。

    另外,依据自己平时在基层农村搜集到的农民群众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些言论,共计达两万多字,后经整理、提炼,压缩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村语民言》小品文,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肯定,并在《散文百家》杂志上刊发。

    第二、神话传说多联想

    流传于乡下的一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等,这些大约是我幼年时的第一启蒙老师。听祖父(最多)或周围大人们言传口授的神话故事,不仅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更主要的是极大的丰富了后来创作中的想象力。长大之后,我从大人们口授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择取有用的形成了文字记载,不少已融入于我的作品之中,确已起到了熠熠生辉之效。

    在散文《难忘故乡的老水井》中我这样写道:“在水井边感到最惬意的,是在夏天的傍晚或月夜里发生的事。每当天空晴朗的日子,金乌西坠,玉兔东升,水井四周的空间清风阵阵、丝丝凉意。劳作了一天的四邻八舍的乡亲们便一手摇蒲扇,一手端碗凉白开,向水井旁边的高坡上聚拢来。他们聊古侃今、谈天说地,消除了白昼的疲劳,忘却了生活中的拮据。我掺和在其中,只能算个旁听者,或曰小听众。如今忆起当时的场景来倒也有些‘天阶夜色凉如冰,坐看牵牛织女星’的诗情画意。当时,在夏夜里我最乐意听大人们谈论的内容有三类:一是讲神话故事;再就是听他们讲亲身经历过的与日本鬼子和老蒋打仗的故事;最爱听的是从外边回家探亲的长辈们讲的一些新闻奇事……”

    根据自己掌握并已熟知的一些民间习俗和传说,自己编写了不少诸如《春节佳话》、《流年似水》、《一字之差看得失》、《羊年趣谈》、《聊戏》、《中秋侃月》、《“抓阄”种种》等文章,并先后被《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北日报》、《中国老年报》等采用。

    2004年,我由一则《曾国藩与小偷》的民间传说,启发了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灵感,很快写出了一篇题目为《读书与藏书》的文章,并将这则传说照搬了进去。文章寄出去不久,《人民日报》便在2004年12月26日第7版的“读书”栏目中予以全文发表,《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2月31日第8版又原文转载。

    第三、古典小说撷奇珍

    民间文化中最有条理、最上档次、也最璀璨夺目的,当数古典小说了。我最喜爱,对我帮助最大,我在创作中引用也最多的即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今古奇观》等等。这些由野史奇闻、民间传说以及自身遭遇而编撰成册的经典名作,令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它根于民间,源于最底层,故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典小说中那些感悟人生的名言警句,使用起来确有“珍珠落玉盘”的感受。在业余创作中,可以说是古典小说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我创作的作品大都渗透着古典小说中的语言。

    总之,经过多年来的业余写作实践,使自己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文化是文学创作者的肥沃土壤,只有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壤之中,才会茁壮成长,也才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诗词之最
·下一篇:“灯下黑”之忧思
·老骥伏枥再扬鞭(组图)
·王二路:老骥伏枥再扬鞭(组图)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直笔春秋——王二路
·漫谈红色文化
·王二路:漫谈红色文化
·手捧旧物想联翩,缅怀伟人情无限——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组图)
·王二路:手捧旧物想联翩,缅怀伟人情无限——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组图)
·王二路:弥足珍贵的回忆文章——记周世钊《毛主席青年时期刻苦学习的几个故事》一文(
·弥足珍贵的回忆文章——记周世钊《毛主席青年时期刻苦学习的几个故事》一文(图)
·毛泽东时代学哲学的一点回忆(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