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说他当时选择并不是一种冲动,在那个年代,像他那样奔赴延安的青年还有很多。在延安生活的那段时间,林施均说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每天早上起来,来到延河边上,清澈的延河水,是学员们洗漱的地方,然后,集合出操、拎着板凳去上课。没有教室,上课只能在宿舍外的平地上,条件虽然艰苦。但学员们都很勤奋,我当时的梦想就是毕业后,到前线打鬼子。”
“抗大”毕业后,因为教员紧缺,林施均被留到了延安总校,担任“抗大”的专职教员,培养军政干部,“打仗,有勇有谋的干部很重要”,能够留校,林施均觉得也相当满意。
就像“抗大”校歌唱得那样,抗战时期的延安不愧为革命的熔炉:“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延安 为守住大西北而战
“延安人民真伟大,受过工伤抬过担架!”处于抗日战争总后方的延安,真正和日本人正面交锋的要数守住“千里河防”线,守护大西北的那场持续的河防战斗了。
1938年,国共合作联合抗日,陕甘宁边区的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留守在边区的部队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建立了北起神府,南至宜川,蜿蜒500公里的“千里河防”线,抗击日军企图渡过黄河,占领中国大西北的野心。
太原被占后,陕甘宁边区守卫河防线的任务更加艰巨。“保卫河防很重要,若河防守不住,不但边区不安宁,还势必割断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截断西北通往苏联的国际交通线。”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诉留守警备团3团团长阎红彦。
1938年3月13日,日军2000余人进抵神府磐塘渡口,第一次强行渡河,河对面炮声轰鸣,10余架飞机空中轰炸,日军开始强行渡河。而我留守部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敌人密集渡河时,以突然猛烈的火力,将敌人击溃在半渡当中,并趁敌人在河中混乱之机,迂回过河,从后方攻击敌人,将敌人击退。
1938年5月初,日军从山西军渡进攻吴堡县宋家川渡口,我军抵抗数10日,击溃敌军;
1939年5月,几次进攻河防节节败退后,日军恼羞成怒,调集大量兵力企图由宋家川、马关头、凉水岩突破河防线。
……
截至1940年初,日军先后20多次进攻河防,留守兵团、延安当地的保安部队和河防沿线的老百姓一起参加战斗,修工事、运输物资、伤员,坚守阵地,使敌军节节败退,没有跨越黄河半步。
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有着13年辉煌的历史,宝塔山,延河水,土窑洞,小米加步枪,成为人们心中抹不掉的记忆。58年后的延安和平、宁静,以它特有的红色文明吸引着八方来客。
“延安这个地方,毛主席曾经住过13年,我们就感觉这是我们延安人的福气!”刘和如老人说。7年前,69岁的刘和如老人开始编歌,而他编的最多的就是革命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陕北有个好延安,好延安,住着朱德毛泽东……”一曲《想延安》响彻宝塔山,让人不由得想起陈毅的一首诗: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