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夜行,列车在清晨的暮霭中驶进了延安站,打开车窗,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习习的晨风驱赶了一夜的疲劳。我们迫不及待的走出延安站,向前来接站的延安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询问延安的情况。
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延安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撤离陕北,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总策源地。
在延安,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培育了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党中央建立了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新中国的雏形。经过大生产运动,党积累了最初的经济工作的经验。
在延安,党中央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院等30多所干部学校,这些“窑洞大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中华英才。
宣传部的同志还告诉我们,要了解延安的深刻内涵,首先要从一处处屹立在延安黄土地上的革命遗址开始。于是,我们沿着毛主席居住地的变迁,追寻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革命的踪迹。
凤凰山麓,这里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到达延安的第一站。1937年1月,中共中央由保安(今志丹县)迁到这里,在此先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全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白求恩大夫,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方,两山间的一条小沟,中共中央办公厅所在地,历史性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召开的,而大礼堂是中央机关和军民利用当地石料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在毛主席旧居院外的小石桌旁,毛主席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还是在这个旧居,毛主席写出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
枣园,一处风景秀丽的果园。园内果树密密匝匝,环境幽雅宁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曾分别居住在依山修建的上下两排窑洞里。在枣园,有毛主席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为人民服务”讲话的讲话台,有为大生产运动而兴修的长15公里的“幸福渠”。
王家坪,从1937年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一直在此办公。毛泽东在此送儿子毛岸英上“劳动”大学,也由此撤离延安。
漫步在革命先辈居住过的窑洞,触摸着革命先辈用过的桌椅笔墨,不仅感慨万千。经历了13年的战火洗礼,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蕴涵着革命先辈用鲜血孕育成的延安精神,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象一根纽带,凝聚着一代代的延安人为建设一个新延安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