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高桥毛泽东旧居照片
浅草湾革命旧址碑
曹沟渠制革厂碑
侯家沟吴烈旧居正在盖新房
延安造纸厂碑倒在地上
几天延安监狱大楼之间依稀可见的是难民厂的破窑洞
枣园后沟浅草湾七大礼堂遗址
向农民打问曾经的造纸厂
2014年3月30日也许是当了几十年的讲解员的缘故吧,今天,我想去看看我们延安的几个不开放革命遗址。一大早我和老公,周老师、杨光,我们一行四人准备出发,去考察延安革命旧址,嘿!乍一听好像是什么专家学者,其实这都是我们几个业余爱好者的个人行为。
早上8点,我和老公一起首先擦洗车辆、加油,然后一路往北,我们直接来到枣园后沟,记得34年前,我在枣园旧址当讲解员时,曾经来过这里,只隐约记得站在一个高处上,望见不远密林中间有些残墙断壁,仅此而已。今天在庙沟老乡的指点之下,翻过一条大山沟,经过及其艰难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就在枣园和庙沟之间的一个不起眼的背山洼的小树林里,隐藏着一个“浅草湾革命旧址”也就是后来的“西北公学旧址”。一望便知这里刚刚维修过不久,一个礼堂模样的建筑轮廓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拨开一人多高的荒草,亦步亦趋来到礼堂, 只见门厅、过道、主会场、主席台、后台室,非常完整,就是没有盖顶。礼堂前边有一块开阔地是院子,右边有一条石子铺就的隐约可见的小路。门前两边对称的栽有几棵大树,礼堂背后有一口废弃的枯井,四周修砌了很规整的排洪渠,再往后也就是礼堂的左后边还有七孔接口石窑,一切表明这是刚整修过不久,只是簇新的石料却到处裂缝、坍塌,我想大概是去年那场旷日持久的暴雨所致,不过在这荒僻的无人问津的山沟沟里保存到这种地步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这座礼堂的设计师杨作才回忆说:1940年的春天,他在刚刚完成安塞李家塔七大礼堂的建筑不久,忽然接到上级通知,说“七大”暂时不开了,让他们立刻去枣园后沟修建一座可容纳三四百人的礼堂,说要在这里先开一个扩大的中央会议。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座礼堂,这是一座木制结构的礼堂,材料来自于延安旧城拆迁,鼓楼和其他一些大型建筑的木料,这些材料由于年代久远,技术上存在好多问题,这次施工为建造杨家岭大礼堂做了技术上的过渡,这座礼堂于1940年秋竣工。
当年因为各种原因,如这里没有足够用的水;道路不畅,太偏远;住房太少等等,所以,没有使用。据说毛泽东还曾经在这里的窑洞居住过,后来西北公学将这些建筑作为校舍使用,才体现了它的实用价值,可我还是感到它作为“七大会议的准备地”更有纪念意义。沟对面的公路边立有两块石碑,一通上书:“西北公学(现代),延安市文物局,延安纪念地管理局,2007年5月“字样,另一通石碑是”宝塔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浅草湾革命旧址,(1943——1947),宝塔区人民政府,2010年7月1日公布“,也就是说,在文物局立碑的三年以后,这里得到了宝塔区人民政府的重视保护。我们从不同角度拍摄了照片,然后离开。
之后,我们驱车来到安塞的砖窑湾镇,在挂有“延安市看守所”和“延安宝塔区看守所”和“延安市戒毒康复农场”“延安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的地方,我们想看看曾经的延安农校、延安难民毛纺厂遗址,可拔地而起的看守所大楼,哪还有昔日的旧貌,我们不甘心,给门卫讲我们想回母校看看,这才得以进门,可是转了一大圈,除了远远望到的靠山的几个残存的黑洞痕迹之外,什么也找不到了。这里的人说,最早这里是延安劳改队,后成为延安农校,再往后又分出一半,成立砖窑湾小学、中学,现在学校已经迁走,看守所将这里拆除重建了新大楼,也是分成两边,一边是看守所,另一边是戒毒所。再看山下台地原先的兵工厂所在地,已经荡然无存,只能听到墙围里正在施工建筑的隆隆声。也难怪我们延安的历史遗迹太多,难免不被后来的人们生活所代替。这也是革命历史遗迹和现代化生活的矛盾啊!
安塞县砖窑湾是延安西北川的一个小镇,在新建的街道不远处我们看到立着的一块石碑,擦去厚厚的灰尘方可看到“兴华制革厂旧居(1940年——1947年)”,据记载兴华制革厂建于1938年8月,最初在志丹县的西门,厂长惠彦祥,工务科长张秀贞。1940年春迁到砖窑湾沟槽渠,一直到1947年3月19号由此撤离。顺着街边的小路,一直上到半山坡,在今天砖窑湾小学校的教学楼后,一户新建的农家的院落,见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他用浓重的鼻音,给我们讲述了一些星星点点的有关制革厂的情况。他说这里就是制革厂旧址,只是没有了旧房屋,山上有一些没有门窗的窑洞,那是当年厂里工人居住过的窑洞。他又指着对面说,那边山坡上有一孔窑洞,里边曾经存放有整窑的废弃皮子。离窑洞不远,还可看到一个已经坍塌的小庙,那就是当年制革厂的车间,它是去年那场暴雨后坍塌的。
据资料记载,延安兴华制革厂在这里整整8年,最多时工人达370多人,光厂房就有100余间。他们生产皮衣、皮包、皮带、皮鞋、毛口袋,熬制皮胶,并在延安设立机构,负责采买、销售、联络等事宜。47年3月制革厂奉命撤离延安,1949年西安解放后,制革厂由晋西北进驻西安,与原国民党的一个制革厂合并,也就是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3513厂的前身。可以想象当年兴华制革厂的规模和作用。
安塞县砖窑湾镇高桥村,有毛泽东路居地一处,也是在半山坡上,一排已经坍塌的四孔石窑洞,据房东大妈说毛泽东曾住在右边的两孔,那两个窑洞原来是相通的,去年下暴雨窑洞坍塌,现在看到的只是几个黑洞洞的窑桶。这家房东姓邢,叫邢长恩,是大妈的丈夫(已经去世),大妈说她过门20多年了,以前常听老伴说毛泽东住过我们家。现在挨着毛泽东旧居新砌了一排窑洞,由她大儿子邢爱民一家居住,老人说她和小儿子住在前院的一排窑洞。当我们离开他家没几步远就碰到了邢爱民,掂着一捆好像的地板革之类的东西,我们向他询问毛泽东在这里居住的情况,他说他听老人讲,那是1935年,时间大约是年底,毛泽东住了最少一天,也许是两天。回到家我翻开《延安革命遗址》一书,只有一句话“1935年12月初,毛泽东由富县前往瓦窑堡途中在安塞高桥乡高桥村居住,遗址现存窑洞三孔”,再无任何文字记载。
高桥村原来是高桥乡,撤乡之后,现在归砖窑湾镇所管辖,这里原先也曾是难民毛纺厂所在地。1938年初,陕甘宁边区民政厅以国际友人兰道尔捐助的9300元法币为基金,开始筹建难民棉织工厂。筹办工作由吴生秀负责,厂址选在高桥村,8月该厂移交边区政府建设厅管辖,11月底,该厂又迁至川口村(今属宝塔区枣园乡老沟叉村),与设在川口的难民毛纺厂合并,并正式定名为“陕甘宁边区难民毛纺厂”。(详见《延安革命遗址》一书第357页)1947年奉命迁移。高桥、西川口、永宁山、段庄等地厂址,现仅保留部分窑洞。1943年,工人达255人,有织布机88架,织毯机18架,织毛机33架,弹花机9架,织毛巾机5架,织袜机12架,他们生产有粗洋布、土布、帆布、毛呢、毛巾、毛毯、毛袜等等,他们还在延安设立办事处,在绥德、清涧、延川设立收纱股,在延安、安塞设立销售部。著名的劳动英雄朱次复发明了立式水轮动力机,木质车床等,改造革新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大生产运动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啊!这些证明,当年难民毛纺厂的规模之大,影响之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