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选登 >> 第三卷.风尘墨迹(上)
69.第四辑 科技新闻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5-03-20 14:02:5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不遥控指挥  不走马观花
    灌南县农业科技人员下农村
    扎扎实实解难题

    本报讯  江苏省灌南县农业科技人员不搞遥控指挥,不走马观花,长年深入到村组,扎扎实实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难题。10年来全县粮食总产翻番,棉花单产增长3.2倍,林业迅速发展。

    灌南县是农业县。由于种子退化,种植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粮食产量一直很低,是江苏省有名的穷困县。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这个县重视科技兴业,组织“科技攻关组”,在全县建立了三麦、玉米、水稻良种繁育基地,把大批良种和先进农业技术源源不断送到农民手中。农艺师穆传鹏为攻克三麦首敌茎谷娥,用了两年时间,走遍全县22个乡镇,确定了防治的最佳时机和最优药剂。仅此一项成果,每亩三麦可减少损失33公斤左右。他的有关论文发表后,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127个国家和地区作了推荐,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已确定将此拍成科教片。

    灌南县科技人员在粮食生产上进行科技攻关的同时,还在提高棉花产量上动脑筋。1980年前,这个县的皮棉亩产只有20多公斤,高级农艺师严尔漠等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调查研究,掌握了土质、气温等第一手资料,引进适宜当地生长的棉花良种,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新技术,解决了棉花缺苗、晚熟等问题,使皮棉平均亩产提高到70多公斤,先后荣获了国家“碱地棉花增产增收综合技术研究奖”和“地膜学会荣誉奖”。

    灌南县地处海滨,常受台风、海风侵袭。为抵御风害,实现林茂粮丰目标,高级工程师程喻高等农科人员精心研究,在全县推广种植以“125泡桐”和“46号杨”为主的速生林,使60万亩良田实现林网化,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86。目前,这个县仅泡桐就有500余万株,户均30多株,加工后的板材不仅销往全国20个省市,而且远销香港,出口日本。

    原载1992年3月20日《科技日报》,与李建明、黄以华合写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70.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依靠科技再建新功
·下一篇:无
·70.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依靠科技再建新功
·71.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坚持科技兴业成果丰硕
·72.新型混凝土粘稠剂研制成功
·73.第一台铁路大型养路捣固车诞生
·74.大直径深孔潜水钻机在我国研制成功
·75.一种新型远程通信信号转换器问世
·76.大秦线建设采用新技术节约建材
·77.铁道部工程指挥部节约水泥效益显著
·78.我国首次用舟桥在河道上铺设管道成功
·79.我国研制成功铁路隧道衬砌台车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