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陈富介绍说,当年冉庄地道包括4条干线和24条支线,全长16公里,可是一项“宏伟工程”哩。
81岁的刘大雨是亲手修过地道的冉庄老民兵。那天,我们慕名前去采访,却逢老人出外割草去了。直等到将近午后1时,老人才推着满满一三轮车草回家。可听说是来采访地道战的,老人饭也不吃,水也没喝,坐在板凳上就讲了起来———
村里原来就有地道,但形成规模,还是1945年的事。
1944年冬天,伪治安军计划以一个营在冉庄建一个中心据点。在这关键时刻,清苑县委决定利用地道战和敌人争夺冉庄。1945年1月,县武委会机关也搬到了冉庄,召开了村民动员会,同村干部、民兵一块儿研究确定地道修筑方案,就是沿十字街挖地道干线,外加支线,沟通原有的地道。
挖地道的第一镐就从十字街中心开始。当时正是天寒地冻,一镐刨下去只能凿一小块土疙瘩。为加快进度,全村能劳动的都上了,大概有400多人,每8个人分成一组,每隔10米向下挖一个出土口,到了一定的深度,两个出土口对着挖,挖通了再把出土口填死、伪装。挖出的土散到全村各地,这样即使敌人来了,也不知道洞口在哪。当时几乎是昼夜不停啊,大家就轮着班干。我记得一共挖了12个昼夜,干线就成了。以后,又挖通了与孙庄、姜庄的联村地道,还有通向村外隋家坟、河坡的地道。地道内设立了路标、照明灯、指挥所,交叉处设立了翻板陷阱,成了坚固的“地下堡垒”;地上又修了许多工事。我们当时的设想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所以,全村除留4个主要出入口外,其余的全部堵死了。
地道修成不久,保定日伪军向附近据点增兵600多人,进犯冉庄。防守在村边工事的民兵边打边撤,敌人进了村,我们的人都钻了地道,敌人听见枪声,却见不到人,一头雾水,就跟电影里演的一样,只能被动挨打。这次参战的民兵有20多人,只有步枪10支,土枪6支,手枪一支和一些手榴弹、地雷。但由于近距离射击,杀伤力很大,敌人只好撤退……
长话短说吧,八年抗战中,冉庄借助地道战,对敌作战72次,其中大的战斗有5次,歼敌2100多人,真是打出了威风。县武委会给我们颁发了“地道战模范村”锦旗,敌人“宁走黑风口,不往冉庄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