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平原长达万余公里的“地下堡垒”,户相通、村相连,纵横交织,能藏能打,使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一部电影《地道战》,使几代人关于地道战的记忆历久弥新。然而,时至今日,恐怕许多人并不清楚:当时,人们是怎样琢磨出了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战法?在日本侵略者的眼皮底下,又是怎样完成了这么浩大的工程?地道战究竟有多大威力?
盛夏时节,我们探寻地道战遗址,访问熟悉地道战的老人,求教专家,在拉直一个个问号的同时,对这一伟大创造更加肃然起敬。
从“蛤蟆蹲”到多口洞
在冉庄村著名的古槐西侧,有一处古旧院落,居住着老两口,女主人是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冉庄村妇女自卫队队长的张景芝老人,她是村里仍然健在的熟悉地道发展过程的几个人之一。
历经沧桑,85岁的张景芝已是满头银丝,但身体看来还很硬朗。和着吱吱的蝉鸣和院中老伴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哼唱,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挖地道是被敌人逼出来的。我1938年嫁过来,那时日寇就多次进犯冉庄,烧杀抢掠。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家家户户都琢磨怎么少受损失。
一开始,群众常在敌人来到之前,带人携物躲到村外的青纱帐。可秋冬季节,庄稼地里藏不了人,怎么办呢?后来,人们又琢磨出了在偏僻、低洼的野外挖隐蔽地洞的办法。一般的洞有3米多长,二三尺高,能放下一床铺盖,人钻进去能躺能坐,人多了就半蹲着,像蛤蟆冬眠,所以叫做“蛤蟆蹲”。后来,一些干部开始在村里就近挖洞。冉庄村的第一名党员叫张森林,他在自家的红薯窖下侧掏了一眼大深洞,有时就在洞里召开秘密会议。
可是,这样的地洞一旦被鬼子发现,就是死路一条。于是,人们又琢磨出了有出口的地洞。即使敌人发现了一个洞口,也可以从另外的洞口及时转移。一次,敌人来村扫荡,发现了李恒深家面柜下的洞口,要下手破坏时,里边藏着的一名革命干部立即转移了。从单口洞到双口洞、多口洞,再到洞洞相连,就成了地道。当时,附近不少村也有这种地洞。
从地道防御到地道作战
可见,最初修筑地道,只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发行为,目的也只是为了防御。那么,仅仅作为藏身处所的地道,又如何发展成了能够有效打击敌人的作战手段呢?保定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朱赤的话令人豁然开朗———
冀中地道战的形成和发展,蠡县功不可没。蠡县人挖隐蔽洞比较早,形成地道也比较早。1941年5月,该县三区在曲堤村一带利用地道打了胜仗,而地方武装无一伤亡。这一消息很快传到高阳、任丘等地,大大促进了地道斗争发展。然而,地道斗争也经历了曲折。当时的地委曾错误地认为地道斗争是“右倾退却路线”,为此撤了蠡县县委书记的职。新县委书记上任后,便把地道斗争推翻了,主张和敌人硬拼,结果造成了损失重大的“齐庄惨案”,全县党、政、军机构几乎全被破坏。当年秋天,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派工作组到蠡县等地进行调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充分肯定了地道斗争的重大作用。1942年3月,冀中区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统一了思想,决定向全区推广地道斗争的经验,使地道斗争逐渐在整个冀中大地开展起来。
1944年秋,杨成武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他对多个县区的地道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察,系统总结了地道的构筑以及战术、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写成了《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作为秘密文件油印下发各地,把地道发展为可以大量杀伤敌人的战斗阵地。
冉庄的“地下堡垒”
高高低低,时而摸黑前进,时而弓身而行———在冉庄,我们感到了地道斗争的艰辛和伟大。而现存的3000米地道(对外开放的仅1200米)不过是“冰山一角”。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