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上,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武装起来的庄稼汉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一场“看不见人的”地道战。
人们把地道比作地下长城。据统计,到1944年底,各抗日根据地平原地区的地道总长度达12500多公里。
民兵们依托地道打击敌人,自由灵活,得心应手,敌人无论走到哪里,随时都有子弹射来,令他们防不胜防。
“地道迷宫”藏身打怕日寇
——专访地道战模范村冉庄原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李恒太
1941年以后,日寇对我军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了“三光政策”。我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各种斗争方式开展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地区,军民用手挖出了新的长城——12000多公里的地道。“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凭借地下长城与日寇顽强抗争,奏响了一曲人民战争、抗日救国的壮歌。”
冉庄家家户户地道连成片
1942年,日寇采取“三光政策”,造成“无村不戴孝,处处起狼烟”的悲惨景象。为了在“反扫荡”中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冉庄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冉庄的地道是以十字街为中心挖成的4条主干线,24条支线,2条连村地道和2条突围线。户户相通,有16公里长。
在冉庄的中心十字街,电影《地道战》的许多道具还在这里。两棵槐树早就枯死了,它的心是空的,也是当年地道战的一个洞口。而在一棵古槐树上还挂着影片中那口用于报警的铁钟,想不到的是当年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示警的人还健在,还住在村里的当时的武装委员会副主任李恒太今年已经92岁了,听到要采访,他搬个小凳就出来了。
老人说最初挖的是单口洞,又叫“蛤蟆蹲”,和地窖差不多,但容易被敌人发现,人们就把单口洞改成了双口洞,万一敌人发现一个洞口,洞中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出去。但是不管单口洞还是双口洞,毕竟只能隐蔽和防御,不能打击敌人,有时难免流血牺牲。为了消灭敌人,就把原先的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左邻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双口洞变成了多口洞。后来就形成了大规模的地下工事。
“组织百姓挖地道,几百个民工要在一个小时内集合完毕。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义务工。18岁以上、55岁以下的都参加。挖地道那是打到哪儿挖到哪儿,现用现挖。5个人一组,每天必须平均挖二尺,既省工又省力。”老人提到了冉庄中心十字街的那棵槐树,“后来我们就开始反攻了,不只是藏在地道里,而是开始打击敌人。”老人说那时候自己还是村里的广播员,也负责敲钟。“就是那老槐树上挂的那个。敌人一进村,我就敲钟,大家就迅速钻入地道,然后就开始进行地道战,把鬼子都打迷糊了。”
“当年很多敌人虽然下到了地道里,但是因为不认路,他们根本转不出去,还是被我们消灭了。”地面上还有木板,“鬼子下来的时候,地道里的人就把木板掀开了,木板下面插着的是竹刀,黑灯瞎火的,不认路的一定掉下去。”
村头土堆骗敌人开火,制成6000多发翻火子弹
“平时照样种地,敌人来了我们就打,敌人走了,我们还种地。”“开始是我们怕鬼子扫荡,后来鬼子是被我们打怕了,他们还有个顺口溜——‘宁绕黑风口,不在冉庄走’。”李恒太笑得直咳嗽。“鬼子对付我们地道战就那么几招。一是钻洞,他们壮着胆子进地道,可是又不认路,不是掉到陷阱里,就是被我们用枪打死、用刀砍死,有进无回。还有是灌水,我们专门挖了排水渠,流下来的水又都流回井里了。最歹毒的就是放毒气,1942年在北疃村,日寇向地道中施放毒气,杀害了800多人。后来我们在每个地道口都安了挡板,敌人放毒气,我们就把板子放下来,然后用土把缝隙都填上,毒气就害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