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2008-03-28 10:07:02
作者:凌步机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写识字扫盲教材,还创办了红军医院,在墟镇开办药材部,方便根据地群众求医治病……这些根据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道路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固根据地建立初期创造的公开武装斗争与秘密割据相结合的模式与经验,是农村革命根据地斗争形式的一种大胆创新。毛泽东后来称之为“李文林式”割据方式,并把它与“朱德、毛泽东式”和“贺龙式”、赣东北“方志敏式”割据方式相提并论。毛泽东将东固的这种秘密割据方式与红四军在井冈山采用的公开割据方式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各有利弊,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在全国反动政权处于相对稳定、反革命势力阵营强大的情况下,采用东固的秘密割据方式可能更有利于革命的发展。1929年4月13日,毛泽东在于都县城以红四军前委名义,给在井冈山地区坚持斗争的湘赣边界特委写的一封信中,详细介绍并高度评价了东固秘密割据经验。毛泽东说:“在全国或一省总暴动以前政权的形势(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需讨论,依照两年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方法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权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的割据是有害而无益的,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也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齐毁败完了,即此问题即是使群众失掉而有余,这番我们到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力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是接近群众而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而二十五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他们消灭了很多的靖卫团,打败了三十六旅的二十七团,他们经常是一角五分一天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很密切,交通也方便,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①毛泽东对东固“李文林式”割据模式的评价和肯定充分证明,东固割据模式和经验,确实使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宝库得到大大丰富。

  二、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运动前期赣西南重要的革命大本营之一,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区域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运动前期,井冈山根据地是湘赣边界乃至湘赣两省的革命大本营。而东固根据地,则是赣西南地区的革命大本营乃至江西革命大本营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东固根据地在土地革命运动前期是赣西、赣南革命力量的主要集聚地。大革命失败后,赣西特别是吉安城内的共产党员纷纷集聚东固。1928年春赣南于都农民武装暴动时,领导暴动的中共于都临时县委就派人与东固党组织取得联系。东固党组织派出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前往于都县桥头,协助桥头农民举行武装暴动。于都暴动受挫后,中共于都临时县委书记邱倜和萧大鹏、李骏等暴动领导人,又转移来到东固。邱倜参加了赣西南行动委员会的领导工作,萧大鹏加入工农革命军第七纵队并任区队长。他们参加东固革命斗争实践锻炼,学习东固斗争经验,增长斗争本领,后来成为赣南革命斗争的重要领导人。兴国、宁都等县部分共产党员,也与东固党组织建立了联系。这些县的许多革命农民,也纷纷加入东固革命武装,其中红四团就是以于都、兴国、宁都等县地方革命武装改编组成的。
  第二,东固周边各县革命斗争,都得到东固根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回顾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历史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及历史地位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