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回忆和论述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
2008-03-28 11:30:11
作者:摘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彭德怀自传》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打”的堡垒主义,使用的兵力比第一次多一倍,西起赣江,东至福建之建宁,联营七百里。到四月下旬,敌已逐步推进至富田、广昌、建宁之线。当时兴国还为敌军占据,红军主力一、三军团由龙冈开至东固,离兴国六十里。有人说,这是钻牛角。毛主席约我到东固(三军团驻地)富田之间山上去看地形,我们饱吃了刺梅,才议这一仗如何打法。在龙冈讨论时,已决定在战役上选定歼灭由富田向东固前进的这路敌军(此敌,系北方队伍,初到南方不习惯,又没有同红军作过战,记不起是上官云相,还是罗霖军),但是进到什么地方,才最有利于我军歼击,这个战术问题尚未确定。我们到东固后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几次难于肯定。这次到实地侦察,解决了如何打法的战术问题。决定一军团之三、四两军在离东固约十五里处(编者注:即白云山、观音岩、九寸岭一带)布置阻击和伏击阵地;三军团绕至敌之右侧背,是一个背水(背赣江)阵。毛主席问,有无危险?我说,无危险,敌人意识不到我军会敢侧敌侧水进攻敌人。
  接触不到两三个小时,敌就被一军团击溃,三军团未赶到预定地点,使敌逃脱了一部分。此役一胜,势如破竹,从西向东逐次击破,最后一役是在建宁歼灭刘和鼎师。十五天横扫七百里,三万五千红军,击破二十万白军,是以弱胜强,各个击破敌人之典范,内线和外线相结合之典范,创造了红军战争之军事辩证法。
  我在这次战役中学到一些东西:毛主席对战役部署,固然是异常细心地反复思考,力求无缺;对战术问题也是异常细心地反复推究,特别是不耻下问,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此役集中优势兵力,“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他对此运用得最熟练。
建宁战斗是三军团打的,得城后,决定三军团去进占黎川。

  摘自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彭德怀自传》第172—173页
  节选自《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朱德回忆和论述东固革命根据地
·下一篇:老红军温华桂(图)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