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文艺》第二期:带着爱心下厨房(外八篇)(散文)
2008-03-31 22:25:16
来源:《青原文艺》
作者:张昱煜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也能得到快乐。

  减  法  教  育  与  不  争  第  一
                                                            
  “减法教育”是我的一位亲戚说的,“不争第一”是央视名主持白岩松说的。
  我的那位亲戚是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师,他对子女的“减法教育”我特别欣赏。用他的话讲,孩子不要逼的太狠,能考100分,考个90分也没关系,说不定那10分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失的分能考北大、清华等名校,万一考场失利,考上个二流学校一流专业也挺好孩子有画画的天赋,不一定非要成为毕加索第二孩子拉得一手小提琴,也不一定非要考级或成为什么大的音乐家,即使以后当个小工人,能画上几笔,能拉上几曲,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的。俗话说:弯木适做犁,直木宜做梁,对孩子,我们也不要期望值太高,孩子的成长需要健康和快乐。
  读过白岩松的一篇文章,文中他对孩子说------不争第一。当时十分的不理解,片面地认为可能是名人的作秀语,甚至还想当然地认为白先生有点消极和颓废。现在看来,白先生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自由、自我、自主和不拘一格,不要过多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是非常实用并且值得学习的。
  同事的孩子今年考上了“二本”,与父母的期望值没有合拍,现在又被送到“才子之乡”临川一中复读。她说起孩子,一口一个不争气,一口一个不成器,人家谁谁的孩子考上清华啦!北大啦!那我就有点不明白,怎么考上“二本”就是“不争气”和“不成器”啦!到底是家长间的攀比还是什么?
  作家刘庸说过:要让孩子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双勤劳的手,两条很忙的腿,一种很自由的心情,我觉得这种要求比起分数来,其分量要大的多,有用的多。上世纪20年代的米德在他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中提到:我们现代人应该向原始人学习,避免逼迫儿童将学习和游戏分割开来。然而,几十年后,我们的社会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力量,使米翁的慈心、提出的观点,易于得到超然的欣赏而不易得到现实的感应,孩子累,家长累,社会更累。
  妹妹的女儿才八岁,课余时间拉小提琴、画画、跳舞、学语言,忙的像一个“陀螺”,虽说到外婆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但她没时间来,整天被父母带着像赶场子的演员。我有时问她喜欢这样吗?小小年纪的她愤然道:烦死了!我鄂然,要知道“烦死了”这三个字,字字悲观,孩子小小的肩膀能扛起父母的重托吗?退后三十年,我们的孩提时代,假期到外婆家的记忆是多么甜蜜、多么清晰、多么令人难忘啊!可在今天,对孩子,却成了一种奢望。我曾和妹妹讲,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她的态度像个传道士,焦急地说:你不知道,没办法,别的孩子都是这样,你不往前赶,就跟不上,一步慢就会步步慢。咳!这下我没辙啦!郁达夫有诗曰:曾因醉酒鞭名马,只怕情多累美人。我暗地里小声嘀咕:曾因颜面棒娇子,只怕爱多累煞人。
  也许,教育孩子,各家有各家的招术,各家有各家的仙道,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但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应如婴儿用的学步车,能够给予他一定的自由,但又不无限放纵。教育孩子,爱护孩子,也要理解孩子,说起来轻巧,具体做起来,我们往往又身不由己,又武断专行起来。

  幸  福  是  一  种  感  觉
                        &n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清清桃花溪(外二篇)(散文)
·下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走遍青原——电视专题片拍摄纲要(电视解说)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