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尚女子,多是远离厨房远离家务的。仿佛在她们眼里,油盐酱醋永远浇灌不出美丽的花朵,她们把秀手束在袖手里,暗笑央视《天天厨房》里那个笑容可掬的平头小伙。殊不知,能在餐桌上变换出诱人的美味佳肴,能有一个让朋友倾慕向往精彩无比的小窝,才是女人永远的时尚。
作为家中的长女,我在读初中时就会做饭了。结婚时,捧着母亲送的《大众菜谱》和《美味佳肴300款》,我总能为丈夫烧得一手好饭菜。记得那一日,我做了一盆叫“飘鸡丸”的汤,赢得了丈夫的一阵赞叹。“飘鸡丸”是从祖母那儿学来的,取鸡脯肉,用刀背拍成肉泥,加味精、盐、蛋清调匀,用手挤出跳棋子大小的丸子。当丸子一个个在汤里飘起时,在取香菜加以衬托,色、香、味、形俱佳。加上飘逸的心情,那感觉好极啦!
我家的厨房重地一般都是我“坚守”,看着丈夫满意的样子,我觉得既抓住了他的心又抓住了他的胃。心中荡起的是甜蜜:为自己爱的人做饭真是一种幸福。姐妹们在一起时,免不了要东家长西家短的,有的说,一下班还得给他做饭,烦死了;有的说,现在这年头,又不靠老公养,他不干,我也罢工。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建筑工人砌砖墙,他们都在忙碌着,各自的心情却大不相同。一个工人怨天尤人,觉得工作又累又枯燥;一个工人埋头苦干,认命而忍耐;第三个工人快乐地吹着口哨,他想像着墙砌好后,也许会有一位老人在墙边的草地上种上月季、百合,也许会有一对恋人依偎在墙边的树影里拥吻轻诉……同样是下厨房,带着好心情,系上红围裙,那样,什么菜都做得可口,丈夫和自己举筷品尝时,气氛令人惬意,彼此也会感到对方的可爱。
365天,平平凡凡的日子,带着爱心去做每一件事,都能体会到快乐,快乐的女人才是时尚的女人,不是吗?
浓 郁 的 鸡 汤
我门现在的生活真可谓是“衣食无忧”了,吃着吃着,又想回到原来的日子:蛋要土鸡蛋,菜要农家菜,就连年糕也要农村的石磨磨出的……人们在挖空心思找着“绿色食品”。
在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想真正吃到没有化学成分、没有做点手脚的东西太难了:染了色的绿豆粉丝抹了保鲜剂的荔枝放了双氧水的开心果藏了瘦肉精的猪肉注了水的牛肉加了福尔马林的猪血……幼时最喜欢吃荔枝干,那时的荔枝干甜得自然,现在虽然也有了杨贵妃的口福,可要能吃到白居易《荔枝图序》上讲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荔枝,却非常之难。经销商的心变了味,那甘甜的荔枝也滋味全变了。每每看到食品曝光台,年过六旬的老妈就愤然道:真想去乡下租几分薄地,种菜养鸡,省得那些人精再来害我们,那神态之坚定,态度之坚决,似“五四”女学生,惹得我们大笑后劝她息怒息怒。
人在穷的时候往往想不到“绿色”,想不到“环保”,一旦腰包一鼓,就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了。医生们说:现在有些病,是吃出来的,人家医生也没说错,要不何有那些“大头娃娃”。
那一日在好友的劝说下,我们驱车来到了一个叫刘家洼的村里,买了据说是吃谷子吃活虫喝泉水长大的土鸡。于是付了多一倍的价,于是在乡下现场操作,用乡里的大铁锅,放了姜葱和冬酒,用柴火炖,火是微火,水是井水,终于在神圣的期待中,土鸡汤新鲜出炉,那香味儿直往鼻孔里窜。果然是:出在山中,味儿正宗。半碗下肚,不由的想起小时候喝过的鸡汤来。
前几天看了一本杂志,说珠穆朗玛峰的山顶都有了农药的残留成分,还说连桂林山水也被塑料袋和可乐瓶充斥着,连那儿也无法幸免,那我们身边呢?
我在干净的阳台上面也用盆和钵种上了香葱和韭菜,我想吃到不添任何化学成分的绿色蔬菜,想找回生活里那一点点可怜的纯和绿。
美味的鸡汤,浓郁中让我享受后又多了一丝无奈和酸楚,打开电视,充斥眼球的又是某某产品绝不含防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