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论述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的历程,论证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从一个红色起点走向另一个红色起点的过程,归结到一点,秋收起义就是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道路的红色起点。
[关键词] 秋收起义 红色起点 井冈山革命道路
先哲告诉我们,人生的征途,永远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创新的民族,一个创新的革命者,总是不断地寻找着一条条新的道路,因而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一群杰出的创新者、革命者,他们留给后人的踪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那样熠熠生辉。八十年过去了,当我们今天用文字、用镜头去寻觅那些历史踪迹和革命起点时,内心充满了敬意和敬畏。红色起点让人兴奋,更让人回味。我们不需要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是,我们可以在先辈昨天的征途上,又踏出自已新的起点。而这正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思那些已经过去的,但永远不会消失的红色起点。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毛泽东创建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起点。那么,毛泽东是怎样走上井冈山的呢?又是怎样开创出一条革命的胜利之路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回声,去探访毛泽东最早的红色起点之一:从秋收起义走向井冈山。
1、“枪论”和“上山”是毛泽东思想孕育的先声
八•七会议,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想已相当成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也被一些人戏称为“枪论”。毛泽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湖南这次失败(按:指马日事变),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①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是这样引述毛泽东的原话:“要发动暴动,总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或去夺取,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夺取政权,建设政权。”②可以这样讲,“八•七会议”前后,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已是相当成熟,“武装斗争夺取天下”已成为毛泽东思想孕育的先声,但究竟怎样去打天下呢?熟谙中国历史的毛泽东,借鉴历史上“山大王”的经验,鲜明地提出“上山”的思想,这当然也是在马日事变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上山”思想引导毛泽东把一支革命武装带上了井冈山。1927年6月,毛泽东最早提出:“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③7月4日,毛泽东明确指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④7月20日又强调:农民自卫军难以公开存在,必须“上山”。到8月9日,毛泽东再次大声疾呼:“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⑤并同瞿秋白明确讲:“我要上山去结交绿林朋友”。⑥由于毛泽东当时的地位,使得他的“上山”思想不可能被中央接受变为全党的行动,而只是在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这一临时最高职务后,才能决策,才能在秋收起义失败之时,为挽救革命队伍而果断地实施自己的“上山”思想。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终于把一支革命队伍拉上了井冈山,开始了他作为革命“山大王”的辉煌历程。
2、秋收起义失败,文家市退兵,毛泽东走向以乡村为中心革命道路新的起点
毛泽东首次担任游击性的“诸侯”——前委书记,开始施展他的才干。1927年的8、9、10三个月,注定是毛泽东人生转折的多个起点。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