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笑着"点拨"道:"我说,你记,仅供陈列馆参考。"张春桥一边看一边提意见,几乎每一个展室,都有不如意处,有的甚至还有原则问题。譬如说,第五展室,那幅《遵义会议放光芒》的油画,他点了点文辉抗,"你们这里学历史的秀才不少吧,这样安排恐怕不符合历史实际。其实当时的情况连外国人也知道一些,没有这个场面,也不可能出现这个场面。那时候比较出名的是王稼祥、张闻天。当然不能出现他们啰。当时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周总理还没有这样的关系。这幅画在北京流行时,总理看到后不同意这样安排。说当时他也是受批评的嘛。这幅画要很好地改一改。在遵义会议上不可能林副主席和周总理站在毛主席左右嘛。"张春桥扶了扶眼镜,文辉抗紧张地看着张春桥是用食指和中指把眼镜顶了顶,大理论家看问题甚至扶眼镜都和一般人不同。可遵义会议的油画风行得很,谁也没有说,你大理论家在北京都不说,在韶山叫我们改,这个政治责任谁承担?可这个话怎么表达呢?文辉抗突然想起不久前邱会作来陈列馆,还特地在这张油画前拍了一张相,就把此事说出来,言下之意除了你这个"九大"政治局委员,别的"九大"政治局委员也来过,都没有什么"小题大作"。
谁知张春桥一听此话,眼镜眶里的眼珠滴溜一转,缓缓地点了点头说:" 这就对了,这幅画倒真的成了一面他们的旗帜,更应该撤了。"张春桥的话当时文辉抗听来,有太多的玄机,解不胜解,便望着张春桥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张春桥也只有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他和朝鲜代表团离开时,仍忘不了问文辉抗整理了他的意见一共有多少条,他再三叮嘱文辉抗,井冈山会师那幅宣传画要换一张,这条意见一定要落实,下个月他要派人来检查的。
张春桥丢下这句颇富玄机的话离开了韶山,文辉抗和陈列馆的头头脑脑们则炸破了头。一边依然是毛主席的最亲密的战友,一边是政坛最负盛名的理论家,怎么会出现"裂痕"呢?怎么办?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韶山以及韶山毛泽东同志陈列馆从问世那天起,可能是"大人物"见过的多了,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也多,遇事有矛盾他们有个笨主意,就是不论官爵只看历史。这次他们自然又拿起了这个老办法,自然很快就明白了这幅宣传画脱胎于"文革"前期一幅著名的毛泽东和林彪会师井冈山油画的虚伪性,便静悄悄地将此画换了下来。
张春桥果真8月5日从北京派人前来检查。一切似乎又风平浪静。
谁想不久却发生了"9·13"事件。"玄机"今天一层层揭开,竟然也在陈列馆遵义会议这幅画上。
李作鹏惊慌失措,刘丰斗胆泄密,林立果提前行动,林彪仓皇出逃--这一切触发,亦因那幅画不见了!
1971年9月4日上午9点许,林彪"四大金刚"之一李作鹏陪同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委员、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吴振宇大将率领的朝鲜军事代表团参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陈列馆。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一直是很深厚的,对中国人民的领袖也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韶山毛泽东故居接待的第一个大型国外参观团就是1954年5月30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副委员长金应基率领的429人的庞大队伍。这次中朝互访,朝鲜党政和军事代表团都先后来到韶山。由于毛岸英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人的身份牺牲在朝鲜战场,朝鲜吴振宇大将一行在陈列馆第一展室一看见毛岸英遗像,便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吴振宇主动地又握了握李作鹏的手。从第一展室走出,李作鹏的心情似乎有点尴尬又有点矜持,他用双手扣紧白色海军军官服的风纪扣,领着吴振宇一行跳过第二展室向第五展室走去。
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天陈列馆担任讲解的是年轻讲解员刘斌珍(现陈列馆党支部书记),她甩一甩两根短辫,穿过朝鲜外宾,抢在李作鹏前面,紧张地说:"我的普通话不好,请首长多提意见。"李作鹏两片嘴唇一咧,江西老表的口音蹦出来:"好好。""请首长往第二展室参观。"刘斌珍顺势引导一行人走进了第二展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