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特稿:神奇习水中国红——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一(组图)
特稿:毛泽东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有三渡在习水县——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二(组图)
特稿:红军“长征”称谓一词最早问世于习水吼滩——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三
特稿:中央红军长征在习水县回旋时间最长——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四(组图)
特稿:领袖最可敬 红军最可爱 人民最可亲——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五(组图)
特稿:写于习水的七十五前的红军标语至今依稀可见——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六(组图)
特稿:习水流传的红军歌谣何其多——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七(组图)
特稿:脍炙人口的红军花灯——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八(组图)
特稿:毛主席指挥土城战役的前线指挥所“大埂上”——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九(组图)
特稿:周恩来一夜三次指挥架浮桥——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组图)
特稿:胡耀邦在习水巧改红军标语——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一(组图)
特稿:长征后最早为红军烈士写祭文的习水名士张南薰——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二(组图)
特稿:景点众多与纪念馆集中让土城成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镇——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三(组图)
特稿:中国唯一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四(组图)
特稿:土城有条女红军街——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习水县境)纪行之十五(组图)
位于贵州习水土城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江山摄)
位于贵州习水土城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展馆。(江山摄)
那是一个蒙蒙细雨的日子,中国红色网群采访团一行在天然氧吧的滋润下,再次从习水县城出发前往土城镇采访。这次是瞻仰长征中女红军的风姿与辉煌——参观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一种慕名的惊心,一种摄魂的震撼,使大家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巾帼的殿堂。那些随着岁月淡出记忆的长征日子,那些和照片一起泛黄的青春滴血往事,再次搅动了这个秋末。
据说全国的女红军纪念馆只有唯一的一所,而这唯一,存在于土城。这并不是偶然的,自1935年1月24日红一军团攻占土城,至1月29日凌晨渡过赤水为止,中央红军在土城逗留了6天左右的时间,数十位女红军在土城古镇,留下了她们的辛勤、艰辛而忙碌的身影。
纪念馆是原红三军团司令部的旧址,有二层楼,上下两层都有那种南方常见的能够避雨的回廊,再加上青灰色的砖瓦,很富有当地的建筑特色。据同行的四渡赤水纪念馆兼女红军纪念馆馆长罗永赋,土城镇党委书记袁小林和副书记袁正刚介绍,这里原来是镇党委、镇政府的所在地,后来为了开发红色旅游事业,镇党委、镇政府搬了出去,改为纪念馆。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序厅。(江山摄)
进入纪念馆大厅,迎面墙上挂满了女红军们美丽的笑容,仿佛是千万朵最亮丽的鲜花,散发出阵阵圣洁的光芒。正是她们用青春与生命谱写了传奇,铺垫成了今日祥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