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四方面军的妇女独立团、剧团、医院、工兵营和运输队,有数千名女兵随队转战,她们以女人柔弱的双肩承担起那些原本不该由她们承担的任务。
在川陕苏区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妇女积极分子,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决定建立一支正规的妇女武装部队。
她叫张琴秋,学名张悟,1904年生于浙江桐乡县一个商贩之家。父母节衣缩食,供她考入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冬,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的张琴秋,同丈夫沈泽民(著名作家茅盾的弟弟)等秘密搭上一条苏联运煤船,赴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留学5年。1930年,她把刚生下的女儿玛娅安顿在国际儿童院,回到上海。翌年,夫妻二人进入鄂豫皖苏区,张琴秋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张琴秋刚刚潜入鄂豫皖根据地时,同志们都对这个洋学生出身的女人能否当好军校政治部主任还有怀疑。不过张琴秋第一次出场,就给大家留下了突出印象。她身着灰军装扎着绑腿,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操场上,以非常标准的军人姿态和响亮的口令使大家感到惊叹。
1933年,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时,川军一个团从小路包抄到四方面军总医院附近。当时,张琴秋身边只有地方武装妇女赤卫营500人和医院保卫科的几十个男同志。她沉着地根据高山峡谷的地形安排了一个包围阵,待敌军进入山谷中突然卡住两头,然后她带领身边的人进行喊话宣传,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敌军进退不得,平时受军阀欺压的士兵又听到这些前所未闻的宣传,都停止开枪倾听喊话。恼怒的敌团长以手提机枪扫射不肯前进的士兵,激起了反戈相向。张琴秋乘敌内乱,率领妇女赤卫营冲下去,将全团敌军缴械。此事很快在全川传扬,《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都登载了“五百农妇缴一团”的奇闻。
1935年初,红军在川东北建立了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由张琴秋任师长。
一天,张琴秋把妇女宣传队队长陶万荣找去,开门见山地说:“小陶,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一些地方出现了地主、还乡团疯狂残害苏维埃干部的情况,省委和军委总部决定成立妇女独立营,任命你为营长,曾广澜为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