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在编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志时,对现有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发现了郭老于1966年7月17日写给井冈山负责同志的一封信,信的全文如下:
井冈山的负责同志们:
去年访问井冈山时黄洋界的诗碑在改建中,同志们打算刻上主席《西江月·井冈山》的手迹。曾有同志到北京商量此事。
我曾向主席请求,满足同志们的愿望。最近蒙主席写就,并摄影寄上。请照碑式勾勒,并且适当放大为荷。
如以主席原式,则当成横披形,已建立碑又须改建。
如何之处,请酌量处理,寄件收到后,望回一信。
敬礼
郭沫若
一九六六年七月十七日
井冈山的同志收到郭老寄来毛泽东手迹的摄影件后,便遵照郭老的意见,将毛泽东这幅诗词手迹放大,并精心排列成竖立形镌刻贴金在纪念碑的正面,背面则镌刻贴金朱德同志的亲笔题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此碑于1969年4月由林彪反党集团强行炸毁,于同年8月30日改建成“火炬亭”。直到1977年,火炬亭随着一声炮响消失了,在原址上又恢复了黄洋界上原来的钢筋水泥纪念碑,这时对碑文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此竖碑正面镌刻了毛泽东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于考虑到当初毛泽东写的是横披形,加之郭沫若在7月17日的信中嘱咐说:“照碑式勾勒”,“并适当放大”,“如以主席原式,则当横披形”。因此这时在竖碑的前面增建了一块横碑,横碑正面就镌刻上了毛泽东的手迹《西江月·井冈山》。看来正是由于郭沫若当年的鼎力相助,我们今天才有幸欣赏毛泽东那独特的书法艺术,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感受伟人的风范。
三、《西江月·井冈山》曾有的争议
目前,人们对这首词的头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中的“山头”、“山下”的所指已不存疑义。事实上,70年代后才有了统一认识,在此之前曾有过一番争议。当时,一种意见认为,“旌旗”是古词今用,它泛指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旗帜,《孙子·军争》篇云:“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认为“鼓铎”、“旌旗”本是交战一方同时使用的信号。“山下”、“山头”都是井冈山军民的阵地,它是互文见义的词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山下”一词指的是敌方,因为它用的是“旌旗”而不是“红旗”,“旌旗”是泛指敌人的旗子,“旌旗在望”意谓敌军已在视野之内,而且正在步步逼近,“山头”是指红军,这样它和“山头”句的“鼓角”相对更突出了激烈的战斗气氛。
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此次我们在整理资料时意外地找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办公室的一封信函,信是寄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信的形式采用竖式小楷。内容如下: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九月廿七日回信收到,谢谢。关于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的解释,就我们所知,以来信中的所说的第二种解释较为妥当,即:山下旌旗在望是指敌人,山头鼓角相闻是指我们。
敬礼
郭院长办公室
十·八
前面提及郭沫若曾将毛泽东手迹的摄影件寄给了井冈山管理局,管理局将郭老寄来的信转交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见信后万分感动,并在回信的同时又将当时词中“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两种解释意见向郭老请教。由于郭老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又是毛泽东的诗友,他了解某些毛泽东诗词的写作背景及有关想法,毛泽东也常与郭老探讨诗文。所以就有了上面提及的郭院长办公室回信。
毋庸置疑,“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山下”是指敌人,“山头”就是指我们(红军),这两句正写出了敌我双方两军对垒、严阵以待的战争场面。
此次战斗胜利后,战士们难解心头兴奋,有人根据京剧《空城计》模仿编了一首《空山计》:
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
忽听得人马乱纷纷。
举目抬头来观看,
原来是湘赣发来的兵,
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
二来是二十八团离开了永新。
你即得宁冈茅坪多侥幸,
为何又要侵占我的五井?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你既来就该把山进,
为何山下扎大营?
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
你来、来、来!
我准备着红米南瓜――南瓜红米,
犒赏你的众三军。
你来、来、来!
请你到井冈山上说革命。
由此不难看出,郭沫若办公室来信的解释更加站得住脚了。而绝非什么“山头”、“山下”都是井冈山军民的阵地。多年的争议终于有了统一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