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情趣
毛泽东的“三怕”
2008-09-26 23:11:23
来源:《毛泽东初进中南海》
作者:何虎生 编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没事了你再回来。

  后来,每当谈到那个孩子和流泪的母亲,毛泽东眼圈总要泛红: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把她带来治疗一段就好了……他多次感慨: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么!

  二怕血。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战役大大小小何止千百次?战场上哪次不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毛泽东的亲人和战友牺牲的有多少?那长长的名单证明毛泽东从来未在敌人的凶残面前有丝毫恐惧和退缩。

  毛泽东怕血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表现了其性格中悯善悲慈的一面。

  刚进北平,毛泽东住在香山双清别墅。当时一起在山上住的还有不少中央领导人,其中有不少是行伍出身。这些将军都是子弹堆儿里钻出来的人。听惯了枪炮声,都是几天不打枪手痒心痒全身痒,现在一下子没仗打了,耳边只剩下莺歌燕舞,自然很不习惯,也很不适应了。

  不久,他们终于找到了解痒的法子。香山有的是麻雀,打吧!不知是谁挑头开了第一枪,于是大家都可尽情一试身手了。

  那时还没有什么野生动物保护法,世界上也没有绿色和平组织,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中国的解放战争还在南方猛烈进行,死几千人都不算什么,何况打几只鸟?于是砰砰叭叭的枪声便打破了香山的宁静。

  一天,毛泽东开会回来,刚下车,正有几名警卫干部打了麻雀回来,他们枪法好,打了很多,拴成一串,兴高采烈地走过来。毛泽东听到喧笑声,朝那边望了一眼,只是随便望了一眼,突然停住了脚步。那几名警卫干部见到毛泽东,礼貌地停止喧华,放慢脚步。

  毛泽东眉梢抖动了一下,渐渐皱拢,习惯地吮吮下唇,问:“你们拿的什么呀?”“打了几只家雀。”一个人将那串麻雀举向毛泽东,这样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鸟羽上沾满的鲜血,甚至有一滴血被甩了出来,滴落到毛泽东脚下。

  毛泽东面孔一抽搐,显出大不忍的悲戚神色,退了半步,突然以手遮脸,喊起来:“拿走,拿开!我不要看。”那人吓得赶紧将滴血的麻雀藏到身后。

  “谁叫你们打的?”毛泽东皱紧眉头责问道,“它们也是生命么,麻雀也是有生命的么!它们活得高高兴兴的,你们就忍心把它们都打死了?招你们了惹你们了?”几个人无言以对。

  “以后不许打,任何人不许打!”

  “是首长们先打的。”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悄悄解释,“后来大家打跟着打。”“今后任何人都不许打,什么首长不首长,告诉他们,我说的,任何人都不许打!”此后,那些疲于奔命的麻雀,又有了安定宁静的生活环境,得以自由歌唱翱翔,热热闹闹地繁衍子孙。

  三怕喊饶命。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对于穷苦人的讨饶,他总是心存不忍。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又确实是怕听人喊饶命。

  毛泽东怕听人喊饶命,却不像寓言中那个农夫将冻僵的毒蛇暖入心口窝那样是非不分。无论蒋介石或者其他敌人怎样喊饶命,毛泽东的回答却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陕北时期,是革命斗争生活最艰苦的年代,有名警卫战士受不了苦逃跑了。警卫战士逃跑不同于一般作战部队的逃兵,那是知道不少秘密的呀,泄露出去还得了?

  警卫部队立即调动人马追捕,终于将那名逃兵捉住,捆了回来。战士们本来就憎恨逃跑行为,何况为了追逃兵大家受了不少劳累,担了不少的心,一肚子的火正等着要发呢。“揍那个龟儿子!”“毙了狗日的!”

  愤怒的吵叫惊动了毛泽东,他走出窑洞,看到了押过来的逃兵。那逃兵年纪不大,长了一张娃娃脸,脸色煞白,鼻涕眼泪涂得满脸都是。身上脏兮兮的,本来就吓得抖个不停,当一听到喊要枪毙,一下子哇哇地哭叫起来:“饶命,饶命,饶命呀!我不是投敌呀,我实在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死得其所:毛泽东妙释生死价值观
·下一篇:毛主席的穿衣之道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