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亲情
毛泽东的亲情观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8-10-06 12:16:0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罗瑞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了光辉典范。

  毛泽东身体力行,垂先率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作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其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 “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亲情是血溶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6位亲人,他更需要亲情,他更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有什么比这更动人。这就是力量,这就是巨大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所向披摩、无坚不摧!

  亲情观归根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不同品质的人有不同的亲情观,能不能正确的对待亲情、友情是衡量一个人为官正否的试金石,领导干部所处的位置不同,掌握着许多常人不具备的社会资源,可以办成一般人办不成的事。如果没有正确的亲情观,廉洁从政就无从谈起,从贪官落马的案例看,除了其本身的原因,其配偶、子女的为虎作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原北京交通局副局长毕玉玺的腐败堕落,还因为他身边有一位“闲不住”的妻子王某。不仅自己贪,妻子也一起贪。夫妻双双落入法网;江苏省委原组织部部长徐国健曾经一度十分清廉。据传有一天,徐国健的长子打电话说他在南京看中了一套地段和户型都很好的房子,但房价较高。在妻儿劝诱下,徐国健的“清官”当不下去了,从此大肆受贿。等等。许多贪官酿成的家庭悲剧,造成的社会危害警示我们,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搞好家庭廉政建设,带头树立良好的家风,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绝不能突破法律和道德的屏障。亲情观应该成为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一门必修课、常修课。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懂得,亲情再深也应有度,个人利益绝不能超越党和人民利益,为了个人和家庭幸福,要切实管好配偶、子女及其亲属,绝不能触犯党纪国法这条防线。

  品读毛泽东的亲情观,我们又一次真切地领略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毛泽东的亲情观是崇高无私的,他考虑的是祖国这个大家,他考虑的人民的幸福安危,他的心中只有人民,在他的光辉形象面前,现今一些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人民谋利益,还有什么理由去计较个人的得失。

  毛泽东的亲情观是宝贵的财富,虽说年代不同,环境条件不同,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显得重要,更显得可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毛泽东的亲情观作为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夺取新的胜利。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的双重亲家张文秋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家三代女性:从痴情战士到前卫儒商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