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亲情
贺自珍——毛泽东思想的“最先接受者”
2008-10-06 10:29:2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摘自:《贺自珍的风雨人生》作者:王行娟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贺自珍经常是毛泽东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和第一个听众。毛泽东有晚上工作的习惯,常常伏在案头写东西到深夜,以至天明。这时,贺自珍就坐在一旁,陪伴着他,看书、工作。有时,毛泽东写着写着,凝神思索一阵,放下笔来,说:

  “自珍,你来听听这段写得怎么样?”

  贺自珍常常听不完毛泽东的朗读,便连声称赞起来:“好文章,好文章,你说得对!”

  以后他们随前委机关搬到了茨坪。毛泽东在这里,又以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给中央的报告,介绍创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年多的情况和经验,这就是《毛泽东选集》中《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毛泽东为了写好这个报告,几次把宁冈、永新、遂川、莲花、安福等县的县委书记请来作调查。有时候,他还召开一些座谈会,把自己的想法讲讲,或者念一部分写好的文章,请大家提意见。

  贺自珍生长在井冈山地区,对这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经常是毛泽东作调查的一个对象。毛泽东写文章时,觉得有什么地方还不够清楚,就抬起头来,问贺自珍一两个问题,或核实他了解的情况。贺自珍知道的,就回答了,有些说不太准确的,就记下来,以后找熟悉情况的同志了解清楚。

  谈起毛泽东写文章,贺自珍曾兴奋地说:

  “毛泽东写文章,喜欢一面写一面改。他为了写好湘赣边界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大改了几次。他每改一次,我都用毛笔正楷誊清一遍。有时,我刚抄完,他有了新的见解,又大改一稿,我再替他抄一遍。

  “毛泽东写诗和写文章不同。他写诗比较快,改动不是很大。这可能是因为他写诗是有感而发,脑子里早已酝酿成熟了才提起笔来。另外,诗是抒发感情的东西,怎么表达关系不大。文件就不同了,是要指导工作的,表达得不准确,就要出毛病,在打仗时那是要死人的。所以,他写文件、起草讲话稿,特别慎重,总是改来改去。

  “他写文章,喜欢一面写一面读给别人听。写出一部分,就拿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有时还特地把老乡请来,念给他们听,问大家这样写对不对?好不好?能不能听懂?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他的文章除了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通俗易懂,口语化。”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担心教育不严 干部子女成为“汉献帝”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家三代女性:从痴情战士到前卫儒商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