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同志一生为革命笃志嗜学,博览群书,深刻领会,指导实践,给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楷模,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薄一波《回忆片段——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毛泽东同志专心阅读马列著作,垂老不倦。他曾经建议把三十几部马列经典著作印成大字本,发给高级干部作为必读之书。他还经常阅读中国古典书籍,而且讲究理论联系实际,从来不无所谓地去读,而是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革命事业联系起来,用书里的内容指导实践。
他很喜欢读中国历史,史学知识渊博。自己喜欢读二十四史,还鼓励一些同志去读这部史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工作提供借鉴。1956年,毛泽东曾建议一些领导干部读一读《后汉书》中的黄琼传、李固传。书中一些话语如“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曾被不少同志引为箴言。
毛泽东同志也很喜欢读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小说。我国的不少古典小说他曾读过多遍,十分熟悉,并且常常用独到的见解介绍给别人。
毛泽东曾说:《水浒》要当作一部政治书看。它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中央政府腐败,群众就一定会起来革命。当时农民聚义,群雄割据,占据了好多山头,如清风山、桃花山、二龙山等,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抵抗官军。这支队伍,来自各个山头,但是统帅得好。他从中引申出我们领导革命也要从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到消灭山头,克服山头主义。(薄一波《回忆片段——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谈到《西游记》,毛泽东说,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强的信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一起上西天去取经,虽然中途闹了点不团结,但是经过互相帮助,团结起来,终于克服了艰难险阻,战胜了妖魔鬼怪,到达了西天,取来了经,成了佛。这里主要讲的是不要怕有不同意见,不要怕有争论,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团结一致,坚持奋斗,最后总是会成功的。 (薄一波《回忆片段——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评价很高。他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他的意思是指,外来的干部一定要同地方的干部很好地团结在一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还讲过,曹操下江南,东吴谁当统帅成了问题,结果找了个“青年团员”周瑜,29岁当了都督,大家不服,后来加以说服,还是由周瑜当,结果打了胜仗。他借这件事说明选拔干部,不能统统按资历,要按能力。 (薄一波《回忆片段——记毛泽东同志二三事》.《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
毛泽东同志对《红楼梦》也有浓厚的兴趣,说这是一部顶好的社会政治小说。他多次要大家读,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你要不读《红楼梦》,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呢?
晚清时期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毛泽东的读书实践,正好验证的这个道理。许多同志都深深感到毛泽东同志的智慧和才能过人,这与他笃志嗜学、博览群书有关。著名文学家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放在火上烤一样,渐渐溶化。”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是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而无知则是智慧的黑夜、失败的伴侣、纷乱的祸根,不学无术往往能害死人。许多贪官都是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