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最新播报
19名女工130万针绣出《开国大典》(图) 毛主席头像易稿11次
2009-09-04 14:41:3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核心提示:广东韶关有一群针绣工作坊女工,她们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花了近3个月时间,全手工190多万针绣出了一件《开国大典》的针绣作品。

陈小琴向记者介绍绣品的制作过程


仅这簇菊花女工们就绣了一个半月


    广州日报9月4日报道 韶关有一群针绣工作坊女工,她们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花了近3个月时间,全手工一针一线地绣出了一件《开国大典》的针绣作品。该作品是根据著名画家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再创作出来的,绣品于前日正式收针。

    这幅绣品长2.3米、宽1.33米,基本完全按照董希文的油画原貌进行针绣,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时的盛况。绣品上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十分精致。

    昨日,记者在陈氏针绣工作坊看到了这幅珍贵的绣品。据工作坊负责人陈小琴介绍,这幅绣品将于9月6日送往北京,经专家评鉴后将可能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并进行拍卖。

    三种绣法结合独一无二

    据介绍,绣品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致,是因为女工们把不同绣法分别用在不同艺术形象上,精细的针绣主要用于人物头像,能营造闪亮效果的珠绣用于天安门城楼的地毯,而周围的繁花锦簇则主要使用布贴的针法。

    据陈小琴介绍,一般一件绣品都只会采用单一种的绣法,而像《开国大典》这样在同一幅作品里则结合了线绣、珠绣和布贴三种绣法,是独一无二的。

    毛主席头像易稿11次

    如此精美的绣品背后,包含了19位针绣女工130多万针的辛勤劳动。《开国大典》绣品于今年6月6日开针,为赶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完成,女工们每天都从早上8时开始一直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两三时。至今针绣工作共耗时近3个月,到前日才完成最后的终稿。其中仅仅是画面右下角的那一小簇布贴的菊花就是女工英子耗时一个半月绣成的。

    《开国大典》绣品在用线的颜色、针线的走向等方面都是工人们从零开始摸索出来的。“很多地方都经过了多次调试和修改。”工作坊负责人陈小琴说。尤其是由陈小琴亲手绣成的毛主席头像,“前后共做了11个不同版本的毛主席头像,最后还是从广州请来了著名画家庞国华进行色彩上的指导,最终才把颜色调整合适了。”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九届年会在银川召开
·下一篇:吴连登、周福明、陈长江等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参观中原红色收藏馆(组图)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