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氏派系,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韶山毛氏派系同样有一个“泽“字派。
阳武毛氏与韶山毛氏到底有何渊源关系?
西晋末东晋初,战乱频仍,饥荒遍地,北方姓氏包括毛姓纷纷南迁,其中阳武的毛宝,时为将军、州刺史,他亦随司马皇室迁到江南,从此,在浙江衢州有了毛姓,聚居地为今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史称清漾毛姓,毛宝遂被尊为江南毛姓之祖。1
(以上参阅《清漾毛氏族谱》和刘玉琛、毛国杰文,载《党的文献》1998年第2期、1999年第1期。)
毛宝下衍至十四世孙毛让,又迁至江西吉州吉水,毛让即被韶山毛姓确认为宋代的祖宗(详见本书后面章节)。
从毛伯郑封于毛,到春秋末叶,其间500来年。周初大分封,为春秋、战国的周天下之四分五裂埋下了祸根,然而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来看,这又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因为,周王的后代子孙及异姓臣子,据此拓宽各自封地的疆域,百家姓氏也随着产生了。之后人口向各地不断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人民的大融合。
周初分封的71 国,仅有6国达到相当强大,又加上南方的楚国,遂成战国七雄。毛国,当初是与其它诸侯国并立而存的,结果并未强盛起来,相反日渐衰落,为强国所并吞,以至名不显于经传,倒是毛氏人们历代都在朝中都有重臣。
自周武王分封天下,最早见诸史书(《左传》)的毛姓人物为毛得和毛过,他们属于毛伯明的后裔,与韶山毛姓无渊源关系。
又,毛遂,赵平原君赵胜的门客,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攻赵,平原君求救于楚,楚不理,毛遂便自荐随同平原君使楚。他按剑迫楚王,晓以利害,定纵约归,平原君叹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于是以他为上客。
毛遂不仅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从黄河流域毛姓始居地,来到楚地――湖南、湖北一带最早的毛姓(但他没有定居下来,而是仍旧回中原去了),而且他也是中国毛姓中第一位最有名的人物!他在诸侯纷争中排难解纷、为国效力的血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直激励着华夏后人,以至于化成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对于其家族来说,也造就了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
那么,毛遂为什么地方人?他与韶山毛姓是否有所关联?
新编《原阳县志》中有一则史料考证:《毛遂的籍贯》,用确凿的证据证明毛遂故里就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路庄村,此结论已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历史学会、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认可。
路庄村在原阳县城西12.5公里之师寨乡东南隅,人口不满200,毛遂故里在该村东北角,今有纪念毛遂的建筑:大导殿三间,厢房八间,“自荐亭“一座,碑碣九通;正南有毛姓祖坟,俗称“毛遂冈“。
由毛遂的籍贯,也映证了中华毛姓始封地(毛国)在河南原阳之说。因为毛遂乃是毛伯郑的第二十六孙(当然,也可能毛姓人们已从始居地迁到这里)。
从毛伯到毛遂历二十六代,从毛遂到毛宝同样历二十六代,约650年;再从毛宝至毛让,历十四代约350年,毛让即韶山毛姓在宋代的祖宗。
与毛遂同一时代的还有一位毛公,其事迹与毛遂相似。毛公为赵处士,秦兵攻魏时,与薛公共劝寄居赵的魏公子信陵君回国救援,击败了秦兵(见《史记》.信陵君传))
而在学术园地,毛家还有一位大经学家,即毛亨,史称大毛公,为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人。其诗学传自子夏,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小毛公)。汉末郑玄《诗谱》说:“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