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茂生家很穷,他作了毛泽东家的田,按三七开分成,即毛泽东家得七,他只得三。毛泽东问毛茂生能扮多少谷?茂生讲客气,说作了你家的田,托了你父亲的福,赚得一些谷子。毛泽东心里清楚。他要茂生交租时少量十担。茂生说不行。毛泽东说试试看,我父亲收租时你莫肯。你把纸条子拿来,毛泽东将条子改去了十担,还盖了章。到收租时,茂生少量十担,说那十担现在没有,心里就只盼毛泽东快回,毛顺生却不放过,茂生只得照实说了:你家三少爷要我少量十担!毛顺生很气愤,说:他在外教书,没得钱回,还把屋里的搞出去!毛顺生不相信,看了毛泽东改的条子,却是真的!后来毛泽东回了家,硬是把父亲说服了。
在少年时代,这样的事一旦被父亲知道,便立即招来责骂,说他是败家子。于是毛泽东便开始背离母亲的“和平主义”,采取激烈的方式与父亲对抗!他之所以有这种敢于不顾封建礼教和尊卑等级的胆量,一半是“理直气壮”,一半来自于他本身自由、活泼的性格――后者在与父亲的多次“较量”中,演变为跟父亲接近的那种强悍、坚韧、刚烈。
毛泽东与父亲的冲突,大约起始于10岁左右。
毛泽东在唐家岮养成的自由、活泼、不受拘束、不落陈规,本来便与毛氏“王国”的“法律”相悖,当他8岁时带着这些习性回到上屋场时,父亲就有些不喜欢――毛顺生不希望有一个与自己作对,专门惹事生非的儿子:然而偏偏常有人来告状;南岸的邹春培先生说:“你家少爷不爱背书,抽背时又不站到讲台上来,偏要端坐原位――他还背着我,带了一群顽皮到塘里玩水……”
毋庸讳言,毛泽东少年时代是一个“调皮倒蛋,不服管教”的“顽皮”孩子。这一点,体会最深的是他的父亲,其次是几位塾师以及韶山毛氏家族族长毛鸿宾。甚至于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回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也难免有这种印象,然而这仅仅是看到事情的表面,倘若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包含的悠远意义――虽然对于这个意义,当事人毛泽东本人起初并没有认识到。
据毛少贤回忆: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几个当年在这里读书的同学,一齐跑到邻居毛开四阿公的菜园去摘黄瓜吃,主人发现了,边骂边追着赶来,很多同学丢下黄瓜就跑,而毛主席却不慌不忙地喊了一声“四伯伯”,说:“我们口渴了摘条黄瓜吃吃,下次就不乱摘了。”开四阿公见他敢于承认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就没有过份地责备他,还让他把摘下的几条黄瓜带回学校分给其他同学吃。
毛泽东的“调皮倒蛋,不服管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顽皮”!这首先在于,他的外祖母,特别是他的母亲文氏,在他的幼年时期,已将“真”、“善”、“美”的道德种子植入他的心田,使他有了较明确的是非观念,而且,外祖母、母亲还时时以自己的言行培植着这颗种子,使之在毛泽东身上生根、发芽――当毛泽东面前出现了与他的是非观念相对立的事物时,他便有了反抗的行动,当然,这种行动常常是以“调皮倒蛋,不服管教”的形式出现的,因为当时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的反抗基本上出自本能――而他的天性本就有着与母亲软弱、逆来顺受不一样,却与父亲强悍、刚强、韧性相接近的特质。这种天性一旦与正确的道德标准相结合,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使得小小的毛泽东能“战胜”大大的父亲、先生乃至族长――这些人物,无论年龄,还是权势或者资历,都要比毛泽东“优越”得多,然而,他们代表的是正在走向消亡的陈旧、落后的力量,而毛泽东,却代表了新生一代!
本来,韶山冲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可能做到毛泽东这一步,但是,他们大多数“后天不足”――或者不曾有一位文氏那样的母亲,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