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三章 毛泽东与父亲毛顺生:二、自私与博爱—父子冲突的根源
2009-02-18 15:54:14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毛顺生从军几年,思想已与韶山冲的人们略有不同。然而,他本质上并没有变。也就是说,他依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旧式中国农民――他虽然在外颇受了商品经济的熏陶,但他并没有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所以,从根本上说,他仍然属于传统式的那一类人。所谓“传统”,即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也就是韶山毛氏家族的传统。这种传统,其显著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以孔孟教诲作为行为准则。
    本书前面有关章节已经详细地分析了韶山毛氏家族有着深厚的、不可轻易改变的儒家传统,这无疑对毛氏族人,包括毛顺生,产生了极明显的影响。毛顺生生活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全面崩溃,封建族权依然牢牢地统治着韶山冲,《毛氏族谱》依然是毛氏“王国”的“宝典”,家规、《家戒》、《家训》依然是不可触犯的“法律”,毛氏祠堂依然是神圣的“宫殿”……
    在韶山毛氏家族的等级制度中,族长毛鸿宾,这位属于“祖”字派的人物,高踞最顶端,毛顺生大概属于他以下的“二等公民”,毛泽东则是第三等了。每一位毛姓公民都必须严守等级,不可逾越,而且,下一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上一等级,否则将受责罚,重者甚至可处以“沉潭”(绑在梯子上,浸入潭中淹死)。
    然而,毛泽东勇敢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他籍以为武器的是,他在外祖家养成的自由活泼性格,特别是他母亲赋予他的“怜悯”、“同情”与“爱心”。他的反抗是从与父亲的冲突开始的。
    这样,毛泽东在故乡已初步形成的个性、人格、品质大大地丰富和延伸了,而渐渐形成他的独特的思想。

    在母亲的影响下,毛泽东却已形成一种固有的观念:人应该有怜悯、同情之心,应当有博爱之怀,他的少年时代事实上也是这样去做的。
    据桥头湾毛少贤四阿公回忆:
    我和毛先枚、毛甫存、毛春谷、毛伏元,还有罗石泉、钟志申、汤子林等人,都与毛主席一起读过书。……   他经常把自己带的中餐饭菜分一部分给贫穷的汤子林、毛富伢子等人吃;有时发现贫穷的毛十二伢子等没有纸、笔、墨,他就把自己的分给或借给他们用。他从来不欺侮弱小贫穷的同学,却喜欢打抱不平,与逞强的、富家的孩子作对。有一次轮到他帮同学蒸中饭时,却把一坨锅底烟灰放在一个富家子弟的饭中。这个孩子吃饭时发现了烟灰,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吃饭,引起老师来追问。这时毛主席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承认这是他放的。老师质问他为什么要放,他回答说:“这个人平日不爱惜粮食,吃饭时搞得满地都是,吃不完的也不肯分给没带饭的吃,也要让他饿一餐,看看是什么滋味,使他得到点教训。”弄得老师啼笑皆非,只好批评了几句,同时也教育了那个学生。

    然而,父亲的处事,许多时候正与此相反――他为了发家致富,甚至不顾兄弟情面,乘堂弟毛菊生贫困之危,低价购进其七亩水田,尽管文氏与毛泽东竭力反对他这样做,也全然不听。类似的自私行为还有许多,而在生活上他又过于节俭,近乎刻薄……毛泽东与母亲对此极为不满,他们暗中周济穷人,比如毛菊生生活无着,他们便送去大米、腊肉;小同学没有中饭吃,文氏便让儿子多带些饭,毛泽东再将中餐与人共享……有一个热天,天旱,禾快干死了,大家都去车水,每天他清早起来,不去自己田里车,却帮别的农民去车,今天帮这家,明天帮那家,父亲知道了,骂他,他说,》人家没劳力,禾会干死,积欠吃饭不成,我家有兄弟,勉强对付得过去。(据毛智珠1960年回忆,时年74岁)。
    这样的事也持续到毛泽东成年之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三章 毛泽东与父亲毛顺生:三、权威与反权威—冲突的形式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