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顺生从军几年,思想已与韶山冲的人们略有不同。然而,他本质上并没有变。也就是说,他依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旧式中国农民――他虽然在外颇受了商品经济的熏陶,但他并没有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所以,从根本上说,他仍然属于传统式的那一类人。所谓“传统”,即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也就是韶山毛氏家族的传统。这种传统,其显著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主导思想,以孔孟教诲作为行为准则。
本书前面有关章节已经详细地分析了韶山毛氏家族有着深厚的、不可轻易改变的儒家传统,这无疑对毛氏族人,包括毛顺生,产生了极明显的影响。毛顺生生活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全面崩溃,封建族权依然牢牢地统治着韶山冲,《毛氏族谱》依然是毛氏“王国”的“宝典”,家规、《家戒》、《家训》依然是不可触犯的“法律”,毛氏祠堂依然是神圣的“宫殿”……
在韶山毛氏家族的等级制度中,族长毛鸿宾,这位属于“祖”字派的人物,高踞最顶端,毛顺生大概属于他以下的“二等公民”,毛泽东则是第三等了。每一位毛姓公民都必须严守等级,不可逾越,而且,下一等的,必须无条件服从上一等级,否则将受责罚,重者甚至可处以“沉潭”(绑在梯子上,浸入潭中淹死)。
然而,毛泽东勇敢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
他籍以为武器的是,他在外祖家养成的自由活泼性格,特别是他母亲赋予他的“怜悯”、“同情”与“爱心”。他的反抗是从与父亲的冲突开始的。
这样,毛泽东在故乡已初步形成的个性、人格、品质大大地丰富和延伸了,而渐渐形成他的独特的思想。
在母亲的影响下,毛泽东却已形成一种固有的观念:人应该有怜悯、同情之心,应当有博爱之怀,他的少年时代事实上也是这样去做的。
据桥头湾毛少贤四阿公回忆:
我和毛先枚、毛甫存、毛春谷、毛伏元,还有罗石泉、钟志申、汤子林等人,都与毛主席一起读过书。…… 他经常把自己带的中餐饭菜分一部分给贫穷的汤子林、毛富伢子等人吃;有时发现贫穷的毛十二伢子等没有纸、笔、墨,他就把自己的分给或借给他们用。他从来不欺侮弱小贫穷的同学,却喜欢打抱不平,与逞强的、富家的孩子作对。有一次轮到他帮同学蒸中饭时,却把一坨锅底烟灰放在一个富家子弟的饭中。这个孩子吃饭时发现了烟灰,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吃饭,引起老师来追问。这时毛主席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承认这是他放的。老师质问他为什么要放,他回答说:“这个人平日不爱惜粮食,吃饭时搞得满地都是,吃不完的也不肯分给没带饭的吃,也要让他饿一餐,看看是什么滋味,使他得到点教训。”弄得老师啼笑皆非,只好批评了几句,同时也教育了那个学生。
然而,父亲的处事,许多时候正与此相反――他为了发家致富,甚至不顾兄弟情面,乘堂弟毛菊生贫困之危,低价购进其七亩水田,尽管文氏与毛泽东竭力反对他这样做,也全然不听。类似的自私行为还有许多,而在生活上他又过于节俭,近乎刻薄……毛泽东与母亲对此极为不满,他们暗中周济穷人,比如毛菊生生活无着,他们便送去大米、腊肉;小同学没有中饭吃,文氏便让儿子多带些饭,毛泽东再将中餐与人共享……有一个热天,天旱,禾快干死了,大家都去车水,每天他清早起来,不去自己田里车,却帮别的农民去车,今天帮这家,明天帮那家,父亲知道了,骂他,他说,》人家没劳力,禾会干死,积欠吃饭不成,我家有兄弟,勉强对付得过去。(据毛智珠1960年回忆,时年74岁)。
这样的事也持续到毛泽东成年之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