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四月二日
1951年6月23日给李介侯的信说:
介侯兄:
李君有空军技术,可持此信去空军领导机关试行接洽,看可以收录否?因我不明李君的政治经历,要他自己向空军部门去说明一切。
毛泽东
六月二十三日
然而毛泽东并非有求必应,即使是对烈士家属,他也是有原则性的,1950年5月8日,他在给毛逸民的信中说:
乡里贫苦人民生活困难,烈士家属更加困难,暂时只好忍耐一点,待土地改革以后就可能好一些了,那时人民政府也可能给人民一些帮助,例如贷款等,人民就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
烈属的照顾是全国范围内的事,全国有几百万户烈属,都要照顾,自未便单独地特殊地照顾少数地方。但最困难的人民,当地人民政府在减租时土改时及青黄不接的岁月,应当尽可能给以照顾。……
就在1951年的8月10日,他拒绝了刘伯强、刘德三的工作请求,要李介侯“转告他们,在当地认真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象这样的信有将近20份。“在当地工作为宜”、“工作问题,仍以就近设法等候机会为宜”、“工作事尚望就近设法解决,我现在难于为助”、“诸位均宜在家工作”、“不宜由我推荐”……这样的话在信中特别多。
毛泽东不愿出面给亲友推荐工作,但他看重亲情、乡情,非常同情大家的生活困难,于是他便解囊相助。建国后毛泽东给亲友寄钱寄物是从1949年11月开始的,该月28日,毛泽东就托李祝华、毛泽连给毛泽荣带上皮衣料一件,“为弟御寒之用”。
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在信中提到给毛泽益“寄上人民币贰佰伍拾万元”(旧币,合今250元)、1952年10月2日给毛泽连寄了300万元(合今300元)、给毛泽荣寄了200万元(200元);1954年毛泽东寄款较为集中,10月29日给郭梓材、刘天民300万元(300元)、12月18日给毛泽荣、郭耿光各200万元(200元),书信中最后一次提到寄款是1955年5月1日给张四维200元。
当然,毛泽东资助别人远不止这些,大量的在书信中并未反映。而受赠对象有这样几类人,一是烈士家属,二是少年时的朋友、同学(如邹普勋、郭梓材)、三是旧时老师(如彭石麟)、四是困难的乡人(如张四维)、五是韶山亲戚(如毛泽连、毛泽荣),而从书信看,毛泽东给他的一些亲戚寄款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毛泽东的亲戚们写信向毛泽东求援、诉苦的比一般乡人都多、也都大胆,甚至有许多还是非分要求,毛泽东所能、所愿做的就是从自己的稿费中拿钱寄给他们。
毛泽东建国后处理家乡亲友来信的另一个棘手问题是上京的要求,这个内容我们在下面一节着重介绍。
总的看来,毛泽东处理亲友关系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
对亲戚爱之深而要求严,较少客套话,对他们的要求要么答应要么拒绝,甚至严厉批评,而对于一般友人或民主人士、烈士家属则尽量婉言回复或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建国后毛泽东的外祖家一些人,仗着当年曾给予毛泽东的求学、成长以极大帮助,向他一再提出许多特殊要求,在湘乡当地也似乎有些不服管理,1950年5月12日,毛泽东在给文南松的信中不客气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