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一、关山远隔,鸿雁传书
2009-02-18 13:46:45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韶山农民运动骨干、烈士钟志申胞弟)等写了信。毛泽东的儿时好友、同学、邻居如邹普勋(5封)、张有成(2封)、胡南浦(1封)等也得到了毛泽东的信;至于曾在农民运动和别的场合帮助过毛泽东的一些人,毛泽东也不忘其旧,如曾帮毛泽东脱险的郭士逵、帮过毛泽东的蒋端甫、邹庚鹏、郭耿光、谭颐春、彭石麟、郭梓材、刘天民等人都收到了毛泽东的信。
    为了公事给当地政府或党政负责人的信,涉及到韶山或毛泽东外祖家的有8封,包括给谭政、陶铸的信、给刘亚南的信、给王首道的信、给黄克诚等的信、给石城乡、云源乡、韶山乡的信。
    从写信的时代看,毛泽东与故乡书信往来最密切的是三个时期,即出乡关以后,父母去世前后(1911年-1922年,共6封),这一时期尤以母亲病重时写信较多;抗战时期(2封);高峰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胜利,他本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1949年9封(仅1949年11月就有8封,其中14一17号有4封,28日一天就写了4封)、1950年有35封、1951年13封、1952年8封、1953年10封、1954年10封、1955年4封、1956年4封、1957年1封、1958年1封。
    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前(1927年-1936年)与故乡音信无通,建国初则是热络得很,而从大跃进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和去世,则难以看到他写信给故乡人们了。
    这些信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基本上可分为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时期即1912年-1922年间的信,主要是问候亲人,自报平安的,其中1919年4月28日一封与舅父谈到母亲病情,自述上北京和南返的经过,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22年7月5日信为问候舅父母和自报平安:
    八舅父、七舅母、八舅母及各位表兄嫂同鉴:
    润莲下乡带上一信,不知收到否?天气渐渐热了,各位舅父母、兄嫂都好么?甥今年住家读书,没有在外边做事,幸喜身体还好,每天也还快活。泽民、泽覃、淑兰、先桂、泽建、开慧都好,不劳持念。端人下乡,托他带上此信。余候再承。敬颂大安!
                              甥  泽东
    七月五号

    从这封信中知道,此前毛泽东曾要回乡的毛泽民(润莲)带去一信,但今已无存,不能见其内容。此时他又托在一师附小读书的表侄文端人带去一信。
    可能是文端人回去后说起毛泽东在长沙的情形,而毛泽东自己的这封信似也颇轻松,结果一个姓刘的同乡由文运昌介绍,去毛泽东那里谋职,毛泽东11月11日打发刘回乡并给表兄一信:
    运昌姻兄:
    来示接读。刘君实在无法位置,今刘回乡,情形请面询之。弟在此无善足录,生活奇窘,不足为戚友道也。舅父母一函请面呈。各位表兄嫂同此问候。有暇盼兄时赐教言。即颂
    乡祺!
                                弟  泽东上
    十一月十一号

    这封信的口气与7月一信大不相同,对表兄“与戚友道”似有不悦,自述艰难,言外之意,要文运昌不要随便推荐人来长沙。
    当天搭给八舅父母的信是问好的,并说:“甥在省身体尚好,惟学问无进,甚是抱愧”。

    自这两封信后,隔了15年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二、相聚在北京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