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三、派长子回乡
2009-02-18 11:36:11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50年5月26日,毛岸英乘车由长沙到达湘潭县七里铺,然后下车策马,沿着他父亲走过无数次的那条乡间小路,向西北方向而去。
    或许,这一幕他还记得清晰:
    1925年正月十四,他不到3岁,由父母、叔父带着,在湘江边上,坐了云湖驳子,溯涟水而上云湖河――那条发源于韶山山脉的河。他的弟弟岸青,偎倚在母亲温暖的怀里,依稀于梦乡之中,感受着水的流动;而他,好奇地爬到船头,坐在泽民叔叔的膝上,看这河,看河弯弯曲曲,看河倚山,看河傍村,看广阔的原野和原野边沿的青山……
    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岸英再度回乡。
    “爸爸,我已经按您的吩咐,回到您阔别二十三年的故乡……”
    一阵春雨淅淅沥沥洒下,好似饱经磨难的母亲迎回飘泊在外的游子,雨滴是她的热泪。
    他记住临行时父亲的嘱咐:“不能骑马进韶山!”
    岸英从袋子里翻出一件旧雨衣披上,脱了鞋,牵着马,向韶山冲走去。
    韶山冲的人们,热烈欢迎这位一身农民打扮的“太子”――他们从他高大的身材上能寻到毛泽东的影子,从他清秀的面庞和单眼皮上能找到杨开慧的清秀。
    夜深了,人们都走了,岸英就在乡政府所在地毛鉴公祠,自己动手,取下门板,搭起床铺躺下来,度过了回到家乡的第一晚。次日,他到了上屋场,他记得父亲的话:“到祖坟上去看看。”他便由乡亲引着来到祖父母的墓地;接着又到了祖居地东茅塘,来到农民毛瑞和家,问道:“你老吃饭没有?”。毛瑞和回答:“我三天没吃饭了。”毛岸英上前看到毛瑞和的柜子和饭锅空空如也,碗里盛着野菜,他尝了一口,又用手巾包了一点,他送给毛瑞和5块钱;他又到了毛林其家,问了问生活情况,也给了5元钱,并问毛泽连:“他是什么字派?”“贻字派。”“那就要喊他叔公。”岸英便对毛林其说:“叔公,这点钱您就收下,一点心意。”
    毛岸英在东茅塘一带走访时,天下起了雨,他便脱掉皮鞋,打起赤脚,毛泽连要给他提鞋子,岸英不肯,说:“我自己提,哪能要叔叔拿。”
    他看到农民的菜地土沟抽得很宽很直,说:“可以抽一条宽的,一条窄的,不要都一样宽,一条宽的放粪桶就够,这样可以节约土地。”
    回到乡政府,他建议给缺粮户补一些粮。
    中午他在张荣丰家吃饭时,看见了盲人邹满阿公,他给老人端饭又帮他打洗脸水,邹阿公说:“岸英啊,你真是毛主席的儿子,对我这残废人咯样好。”阿公与他讲起过去讨米的痛苦情形,岸英说:“如今解放了,大家都一样,有饭吃,有衣穿。
    这一天有好多人到上屋场看岸英,有老年人说:“太子回来了。”毛岸英说:“不要这样,你们就叫我岸英,或岸英同志就行了。”谈话时,毛再遂见他讲一口韶山话,问:“你咦解会讲韶山话?”岸英说:“我在北京跟我爸爸学了三个月的韶山话呢!”
    毛岸英还问起土地冲、谢家屋场的人好不?生活怎么样?生产怎么样。毛爱桂向毛岸英打听:“我有一个哥哥跟你父亲一起搞革命,不晓得还在不?”岸英说:“你哥哥的事,我回北京后问我父亲。”岸英果未食言,回京即告诉毛泽东,毛泽东不久即来信告知毛爱桂之兄已牺牲。
    毛岸英此次还牵着马,翻过滴水洞内的大山,去唐家岮探望外太太家的亲人。
    一串串清脆的马铃声,惊呆了唐家岮的男女老少,当毛岸英迈步跨入唐家岮的地坪时,毛远翔和毛特夫挥臂喊道;“毛岸英同志来了!毛岸英同志来了!”
    文涧泉、文运昌、文枚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四、三十二年还旧国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