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四、三十二年还旧国
2009-02-18 11:20:41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10年秋,毛泽东冲破家庭、家族、家乡三层重网。1927年1月,他满怀激情,视察了这里的农民运动,此后是32年的长离别。1959年 的6月25日,他才又一次投入故乡怀抱。
    他作为一个久离故乡的游子,回来寻找旧梦。
    关于这次回乡,屡屡见诸文字,我们且来着重看一看毛泽东三天行踪中一些意味深长的细微之处。 
    随同毛泽东到韶山的有公安部长罗瑞卿,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及徐启文,但没有一个亲人――当他坐着小车进入银田寺,他让司机放慢了速度。他是不是想到了一幕往事:34年前的1925年,他和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长子毛岸英、次子毛岸清,合家回乡过元宵节,那是多么的温馨。可是,现在,当年在银田寺一同上岸的五个人中,只剩下两个了,即他和多病的幼子岸青,而岸青却没能同来。
    毛泽东,为了他的“反叛”与革命的成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是,他在深思中依然感到踏实,因为,他的面前,是一派喜人的景象:已开始黄熟的稻子在夏风里荡起千重浪万顷波,农民们在田垅中平和而安闲地杀草、扯稗子,开沟排水,人民的幸福使他忘却了个人的哀愁……
    毛泽东回到韶山冲,在与毛氏宗祠一水相隔的卢家湾松山一号安顿下来。26日清晨5点,茂密的林子里,鸟儿啁啾,除此之外,一切静谧。毛泽东独自悄悄起来,走向父母安眠的地方――走了好远,人们才追出来。
    象鼻山上,曾被何健手下士兵烧光的树木、柴草又长了起来。在灌木丛中穿行了半个小时,他到了父母墓前――两位老人,如果还在世,分别为92岁和89岁了,但他们在40年前就已去世。
    毛泽东一生中一桩憾事,也许是他认为对父母没有尽到孝心。父亲,一枕发家美梦破灭,皆因毛泽东,父子之间曾发生过无数次的冲突,而毛泽东的反叛也是由此开始的,两老临终,都没有见到长子……现在,当毛顺生、文七妹两老66岁的儿子站在他们面前时,当会理解儿子的一切了――尽管他们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媳妇,两个孙子,但他们如果有灵,必定会为他们的儿孙建立的不可磨灭的伟大功业而骄傲。
    毛泽东深深的向父母鞠躬,又将一把松枝插在坟头,盖住坟顶上那个洞眼,他说:
    “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毛泽东从父母墓地下来后未径直往上屋场去,他慢慢踱到土地冲最里端的李家。毛泽东少年时上山看牛、砍柴,总要到这户邻家玩耍,他在这里坐了好一会,他问到人们的吃饭问题,深为忧虑。又对“四大宪”流露出可怜之情。原来,1925年毛泽东在故乡闹农民运动,触犯了本家族内一些士绅的利益,被称为“四大宪”的毛宗圃、毛明德、毛吉成、毛鸿初,与毛泽东势不两立,甚至向成绥生告密,为许克祥、何健的士兵带路,捉拿毛泽东。历史已注定毛泽东是一个胜利者,他宽阔的额头皱起了一道深深的鱼尾纹,他听乡人说四个人中只剩了毛鸿初仍在守庙,其余都死了,便叹了口气。在李家,毛泽东还见到了他最近的邻居、儿时的好友、南岸同学邹普勋的儿子,但邹普勋本人却已去世了。毛泽东忆起往事:
    “好久不打牌了。过去,我经常和你父亲打牌,他还偷我的铜角子呢!”
    毛泽东与众乡邻合了一张影。
    在上屋场,从遥远的北方京城来的毛泽东,站在这栋土砖青瓦的凹字形建筑前,他心头升起特别浓郁的一种温馨。17岁以前的岁月,跨过清代光绪到宣统两个皇帝统治时期,上屋场是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写满了毛泽东童年、少年的喜怒哀乐,这部书的作者,便是祖父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五章 难解故乡情:五、又来南国踏芳枝
·下一篇:第十章 审视韶山毛家人物:二、良师毛麓钟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