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红色故事
刘少奇三餐改两餐
2014-10-23 13:18:34
作者:陈淑如转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32年冬,刘少奇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

    汀州市工人特别多,工会工作比较好,于是,刘少奇经常到汀州市检查指导工作,因而对整个闽西的情况也就比较了解。1934年7月,中央决定调他出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这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已持续8个多月了。苏区的物资供应越来越困难,粮食和盐特别紧缺。为了保证前线红军吃饱饭,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紧急动员,向苏区群众借24万担粮食以供应红军,同时号召后方军事机关和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每月节约3升支援前线。

    刘少奇到达福建省委机关,经过几天了解情况后,首先响应每月节约3升米的号召,召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会议,阐明节约粮食支援红军的重大意义,建议省委机关食堂由吃大锅饭改吃包饭。

    随后,省委干部每人都买一个用席草编织的饭包,挂上一个写有名字的小竹牌,由炊事员统一放在锅里蒸,吃饭时,各自找自己的饭包,称为“包包饭”。

    其实,当天早晨刘少奇就交代省委秘书温仰春买好饭包,请炊事员为他俩蒸“包包饭”。

    在刘少奇和省委机关带动下,驻长汀的各军事机关、政府机关及人民团体,都统一吃起了“包包饭”,节约了大量粮食。

    一天,刘少奇带着“包包饭”到离省委驻地50华里的古城区检查借粮工作,路上与一位推鸡公车的彭老汉结伴而行,有说有笑。时到中午,便在路边店里休息,各自拿出“包包饭”,边吃边拉家常。刘少奇从彭老汉口中了解到:古城区借谷运动开展得很好,但是群众的粮食也不多了,有些家庭确实没有粮食了。刘少奇听了心情非常沉重。

    第三天,刘少奇回到了省委。中午,同志们来到饭厅吃饭。以往,刘少奇总和大家一齐吃,有说有笑。可是这天却不见他来,起先大家还以为他有事先吃了,可一问炊事员才知道:刘少奇为了多节省粮食,已改一天吃三餐为两餐。

    消息一传开,同志们个个以刘少奇为榜样。不仅推动了全省节约粮食、支援前线的工作,而且成了红军战士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粉碎敌人“围剿”的强大动力。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何谓“左”倾和右倾
·下一篇:朱老总结婚品罐头
·“胜利从这里启航”展览在我馆开展(组图)
·《胜利从这里启航》展览预告(组图)
·我馆举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专题文化讲堂(组图)
·1989年至1991年罗洪标的演讲笔记本(图)
·市政协“红色教育培训产业发展情况”视察组到我馆视察(组图)
·朱德军长在永福系列故事——“原来也是普通的人”
·“小小讲解员”暑假培训活动(组图)
·“小小讲解员”暑假培训活动(组图)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进上杭中都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活动(组图)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办法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