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松翠柏掩映的华东烈士陵园,长眠着一对闽西革命伴侣,他们是壮烈牺牲在沂蒙山抗日根据地的陈明和辛锐。
陈明,字少微,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人,1906年生。1921年在龙岩省立九中毕业后,在白土桐冈小学任教员,与邓子恢等创立奇山书社,创办《岩声》月刊,宣传新思想,提倡新文化,并任该报主笔。1925年到厦门在中山中学任教,同时兼任《岩声》月刊和厦门《江声报》记者。1926年春,为进一步寻找革命真理,学习马列主义,以《江声报》驻沪记者身份到由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邓中夏等主持校务和教学工作的上海大学社会系就读,并在该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陈明受党组织派遣到广州,在北伐东路军政治部任组织科长。北伐东路军占领福州后,任国民党(左派)福建省党部宣传部长兼福建评论社社长和《国民日报》主编。1927年春,大革失败后遭国民党通缉,他化装潜往武汉,向党中央报告福建情况,请示对策。同年7月任中共福建党务特派员,回闽恢复、整顿党的地方组织。12月,在漳州主持召开福建各地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成立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并当选为省委书记。在陈明为书记的福建省委领导下,福建党的工作和工农革命斗争迅速发展。
1928年夏,由于叛徒出卖,陈明在漳州被国民党张贞部逮捕。他巧妙利用敌人的诱降,成功越狱。次年1月,经党中央委派到苏联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1931年冬回国后回到中央苏区担任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瑞金红军学校教官,和徐特立、李培南、伍修权等一起,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1934年10月,陈明随红军总部长征。到陕北后,任红军大学(后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高干科教员兼教导师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明历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政委、八路军115师宣传部长、苏鲁豫皖军区支队政委、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副校长、山东分局政府工作部部长、山东战时工作推动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前身)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发展和政权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1年冬,日本陆军大臣、侵华日军总司令坐镇山东临沂指挥,调集5万多日伪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战略中心——沂蒙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并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当时山东分局书记朱瑞、115师政委罗荣桓和山东纵队政委黎玉分别指挥所在部队作战。陈明率分局、“战工会”和师直机关与敌周旋。由于电台发生故障,情报错误,转移时误入敌人包围圈。陈明率部与敌血战,双腿负伤,无法行走。警卫员要背他突围,他命令:“你快跑开,活一个算一个”!当陈明掩护警卫员突围后,敌人已包围上来,他用剩下4发子弹中的3发击毙了3个敌人后,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英勇地为国捐躯,时年3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