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卢如昌(福建省漳平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宣传委专职副主任)>>正文
最美原乡风景白岩前村——“省级革命基点村”新罗区铁山镇白岩前村的变化历程(组图)
2019-11-11 15:20:55
作者:卢如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白岩前村,位于新罗区铁山镇东南部,素有“世外桃源,山水仙境”的美誉,境内森林茂密,山水相间,风景奇特,气候宜人,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明珠。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四面环山;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乡情纯朴。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如果想寻觅一个古朴恬静、乡村生活气息浓郁绿野的山乡,白岩前村不失为一个城里人享受慢生活的好去处。

    深秋的一天,“魅力铁山行”采风团小分队作家们,走进这个偏僻的绿野村庄,探寻白岩前村乡情乡韵。“心中若有桃花源,处处都是水云间。”那山、那水、那村、那里的人构成了一幅动人山水画面,令人心驰神往!

    一

    那山,多么秀丽俊美。白岩前村狭长的村庄两旁群山对峙,山峦起伏,连绵而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因为它就依偎在戴云山脉之中。当村民们每天晨起一打开门,凝望四周,群山美景,挺拔身姿,尽收眼底。那一座座山,树木葱茏、翠竹茂密,植被丰茂;那一座座山,蕴藏着无数天然宝库资源,有煤矿、石灰石,有松、杉、竹、枫、榕、樟、栗.....,尤其是毛竹的数量、产量居首位,有几十万亩之多,维系着村民的生活来源。还有苦菜、金针花、金银花、黄芪、山菊、山药、红菇、梨菇等......有熟悉名字、也有不熟悉名字的山珍,隐居在林间。俗话说:靠山吃山。村中随处可见的无公害的绿色环保食材,笋干、野菜、土猪、土鸡、土鸭等,当地任何村民都可以为你做出几道特色的美味饭菜。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不已。

    村居前后绿色满山,流光溢彩,林幽鸟清,随处可见古松高耸,直入云霄,日光照映林中,层层叠叠,衬托丹霞渺渺,彩云腾飞,此山好景,宛若仙境。上邦自然村,村道一边一株古榕树,有四百四十四年树龄,树冠宽阔,枝繁叶茂,躯干粗大,叶丛茂盛,郁郁葱葱,枝条纵横,缠绕交错,互相拥抱,这株古榕树不仅见证了白岩前村祖祖辈辈的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而且他们注入了精神力量,激励着子孙后代,白岩前村民与古榕树结下不解之缘,当做“风水树”,加以和护,并被列入福建省古树名木二级保护。下邦自然村尾,也有一株古枫树生长在大山里、矗立在山坡茂盛竹林中,随同老林介绍:这株枫树是村庄的罕见的宝树,大约有六七百年,正眼看去,高大、挺拔、伟岸,这株枫树像是岁月老人,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洗礼,见证了村庄历史的变迁,守护着美好家园。

    那山,静静地耸立着,白岩前人悟到大山的真谛;那山,高高地挺立着,白岩前人读到大山的品质。那山,果然是老成、睿智、坦然、自信,面不改色地坐守村庄,恪守自己万年不变的箴言,盘踞在历史的河岸。你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哺育这世世代代白岩前村的村民,你锤炼出白岩前人的坚毅品格,塑造了白岩前人强悍无畏的精神。

    大山的灵魂、大山的品质,不仅在于它的博大包容、意志坚韧、丰富和深沉,还在于它的朴实与无华。大山锻造了白岩前人的大山情怀和大山精神,没有丝毫的浮躁与虚华,而将自己置于沉静与卑微的地位,                

    二

    那水,多么清澈明净。白岩前依山傍水,有一条小溪流穿村而过,清澈见底,波光涟滟,流水流水淙淙;民居临溪水边而建,村民依溪水边而居。人们说,有河、有水的地方,村庄才会水样灵性,静默屹立的古屋,饱经沧桑,古韵犹存,灵动的溪流依然令人沉醉。

    村中田园错落有致遍布溪流畔,一丘稻田流淌着溪水,一泓泓溪水滋润着禾苗。一年四季村民身子扑在田地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精心打理,伺弄着自家庄稼,除草、浇水、施肥,时时刻刻奉献出辛勤的汗水。春天播种,秋天收成,一分耕耘一分收。“山青青,水碧碧,梨白桃红树高低;山风漾起香来袭,百鸟林间自在啼。”随行的村民老林说,山村雨后初晴,空气清新怡人,山里的溪水格外清澈,潺潺流水格外动听!童孩时,在小溪戏水,钓鱼或摸鱼,乐此不彼,夏日炎炎,邀约几位童伴,脱光衣服,裸露身子,扑进小溪,游泳玩耍,欢度快乐时光;傍晚,小溪畔放牛,骑着牛背,衬着夕阳,宁静而适意。
“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白岩前村前村后,稻田依依,小桥流水;竹影婆娑,松波荡漾,青山峦溪水,相映成画。

    三

    那村多么宁静秀丽,那里的人多么勤劳朴实。白岩前村村居散落在狭长的山谷里,依偎在大山温暖的怀抱里,可谓是一座原乡风景的山村,分上邦、下邦自然村,住有六十五户人家,人口三百多人。村子虽然小,但不缺少美丽风景。下邦自然村一处平缓地带,站在这里一眼望去,山上及远处的景观一览无遗,沿着村道的半山坡由东向西不是很整齐的盖着房子,建着院落,房子有土木房,有砖瓦房,还有鹤立鸡群的水泥混凝土房。山脚下一座明清风格的古厝,是林姓的老祠堂,厚载着先人筚路蓝缕、前仆后继的创业精神,传递先辈们的嘱吒和期望,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在村子漫步,透过时光斑驳的旧痕,追寻着先人留下历史印记,多多少少能找到白岩前村发展的脉络。在下邦自然村,结识了林仁海老人,虽他年逾九十四岁,但精神矍铄,记忆清新。他告诉说,四五百年前从外地迁徙过来的林姓,先人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艰苦创业,直至解放后后,终于安居乐业。

    白岩前村人民生于美境与福地,经风霜雨雪,仍傲然于天地之间;凭岁月更迭,仍蕴含了生命生机。白岩前村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优秀特质和精神品格。魏金水、陈国华、邱金声、郑金旺、林映雪等都在这里从事革命斗争实践活动,留下了红色感人革命故事。1927年11月,革命星火点燃小山村,陈国华、林建华等人到白岩前村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给老百姓宣讲革命道理,发动农民积极参加革命,成立白岩区农民协会,林建华、李源兴分别被选为正、副主席。1928年夏,白岩区委书记林建华先后到在白岩前村指导革命斗争,秘密成立党组织,培养了陈炳荣、陈大姑、翁三姑、邓秋旺、林迈伍、林清福等白岩区农会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三打龙岩城”,邓状赶队长闻讯率领白岩区农民武装暴动队员得赶往东宝山一带支援助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白岩区农民虽然自己粮食不够吃,但他们节省出粮食,全力支援红军游击队。白岩区人民配合和支援革命战争,经常将粮食、菜、油盐、纸烟、草(布)鞋等物资带进山,给红军游击队送情报,还动员青年农民积极参军,白岩前村林洪照、林钟鸣、陈大姑、张柏全等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还有陈根玉、林观生、陈连玉等革命“五老”人员。据九十四岁高龄老人林仁海回忆:1929年,在林映雪的先进革命思想教育影响下,下邦自然村林水秀、林锦发等信仰坚定、追求理想,走上革命道路,1929-1930年,成立了(龙)岩永(福)区苏维埃政府,林水秀任负责人,白岩前上邦村与曹溪的中甲、永福的朗车交界,四周高山峻岭,地势险要。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八团、县游击队常在此活动,这里也是铁山地下交通线通往中甲、永福等游击区的主要联络站。“闽西事变”后,林映雪、林汉章仍在此进行秘密活动。白岩前人民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一定牺牲和贡献。因此,白岩前村被评为“省级革命基点村”光荣称号。 

    午餐时间就到了,今天就在前任老支书房院里,摆上了一张大圆桌,桌上的美味佳肴可丰盛了,农家米、土猪、土鸡、土鸭肉、野菜、山芋、萝卜、冬瓜、豆腐等……还有他们在小溪捞起来的小河鱼,全部端上了餐桌。

    我们边吃边聊,下邦村自然村老人林仁海满怀喜悦看着白岩前村的时代变迁,心中撩起思绪万千……

    白岩前村伴着岁月的前行,走过了沧桑岁月,跨越了世纪,迈进了新时代。据老人说:在早期,林姓祖辈为了谋生,从外地过来的,风餐露宿,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搭建一些简陋的草棚,栖身这里,居无定所,村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前,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山上的土地耕种为生,粮食不足,吃不饱穿不暖,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山穷、水穷、人穷是村生活民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初期,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些土瓦房,房子都不高大,且破旧不堪。当时村子并不大,由于白岩前村人都是一个林姓祖宗下来,住在一起,如同一家。土改后农民分得土地、山林,成了土地主人,才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合作社时期由个体转变为集体制,白岩前村人在合作组织里,以勤劳淳朴,最原始的劳动方式,人们在一起劳作,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完成。休息时,大家在一起走家串户,不分彼此,相互支撑相互照应,相互间很和谐。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整个经济形势初步好转,生产队里的工分有所提高,村里开始发生变化了,家家户户改建房屋,将原来的房屋拆除,一改旧貌,相继建成砖瓦房。只要哪家做房子,全村的人都会去帮忙,大家至真至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由于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形势迅猛发展。林仁海老人当时任村党村支书,对村庄的变化历程很有感概:“改革开放前,我们村庄还是很落后,没有通公路,村里农副产品要变成现钱,得靠人工挑担子,到镇上赶圩交换后,买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到场镇去一次往返就是一天,农民日子比较艰苦。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公路修好,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村里石灰矿、煤矿“白金”“黑金”,给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生活带来可观收入。白岩前村人民也跟上新时代的脚步,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丰富了文化活动,大家全部用上了电灯,告别了煤油时代。全村有一台电视机,大家晚上可以集中一起看电视,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村子装上有线喇叭,乡亲们能及时听到党中央的声音。随着时代的前进,家家户户建起楼房,有二层,有三层的。室内安装有线电视、宽带网,房顶装有高科技现代化的太阳能热水器,每个房间安有节能灯。

    林仁海老人说:随着时代迅速发展,村里的一切也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村里一条进出道路,由原来的泥泞小道,坎坷土路修建成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村民们交通工具实现了摩托车、小车、货运汽车,这公路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公路连着山里人的命运,紧紧地把山里人的期盼、心愿和幸福连接在一起,连着外面世界。

    白岩前村在岁月里沉淀,在光阴里芬芳。白岩前村的变迁,真实地抒写着历史的发展。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战地黄花分外香——漳平苏区时期革命民间歌谣赏析
·下一篇:无
·卢如昌:漳平市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议
·卢如昌、黄开鸿:红色龙车“破茧成蝶” 演绎美丽山村嬗变——福建省级革命基点村漳平市
·战地黄花分外香——漳平苏区时期革命民间歌谣赏析
·卢如昌:战地黄花分外香——漳平苏区时期革命民间歌谣赏析
·西陂苏区村纪行(组图)
·卢如昌:西陂苏区村纪行(组图)
·红色庐丰(组图)
·卢如昌:红色庐丰(组图)
·庐丰天后宫,红色的记忆
·卢如昌:庐丰天后宫,红色的记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张丽超:荣誉!抗大陈列馆荣获第十一届薪火相传“红
特稿:荣誉!抗大陈列馆荣获第十一届薪火相传“红色
最美原乡风景白岩前村——“省级革命基点村”新罗区
周宗胜: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志》编入“红色文化”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志》编入“红色文化”(
特稿:同一个村子出了三位开国将军,刘贤权、刘华香
同一个村子出了三位开国将军,刘贤权、刘华香、刘昂
赵朋洋:同一个村子出了三位开国将军,刘贤权、刘华
特稿:同一个村子出了三位开国将军,刘贤权、刘华香
红墨水:周恩来总理亲属到东莞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