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绿色引领,构建科学发展的智慧园区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纺织产业,突出智能高效,引领纺织产业转型“蝶变”,近三年对企业扩能技改、创新发展的补助支持超过1200万元,稳步推进“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建设现代工厂、智能车间、智慧园区,坚决把好纺织产业发展的“现代关”“智能关”。出台安评、能评、环评等负面清单,坚决把好纺织产业发展的“绿色关”“环保关”,实现纺织产业低能耗、零排放、绿色低碳发展。
依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中国恒天集团和青岛大学新型纤维材料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改进程。目前,全县拥有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美包纱有限公司)、3个四川名牌产品(邦元纤维、天羽、三雅)、9件发明专利和30件实用新型专利。科技实现绿色,提升内在动力,实现园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湘邻纺织就是第一批芦山纺织企业的代表,引领见证了芦山纺织产业的科学绿色发展。初来芦山投资时,该企业规模仅5000锭,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员工仅有50人。如今,湘邻纺织采用从中纺机订购的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年产能已达8万锭,拥有员工300多人。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扩建,建成后将增加产能3万锭。如今,湘邻纺织智能化精纺车间和老车间成品年产量大致相等,景象却截然不同。老车间内,300余人紧张忙碌,新车间内,不足60余人轻松惬意。
目前,全县包覆纱总量达58万锭,规模占四川省百分之三十三,居西南前列。成功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县纺织企业25家,年产值达30亿元。
下一步,芦山县将坚持纺织产业“扛大旗”“挑大梁”,持续做大、做优、做特、做强现代绿色纺织产业。力争到2022年,全县纺织产业规模达到10万吨化纤、200万锭纱锭、3000台织布机,纺织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解决就业1.5万人,实现利税8亿元,建成现代绿色纺织产业集群,树立“西南纺织在芦山”的品牌。

芦山县现代绿色纺织产业园

现代化的纺织生产流水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