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茶包
红色节目《长征三联唱》
红星馍
芦山县第三届民间红色民俗节
热情的观众
任世金老人的红色创意风筝
主评委点评忆苦菜
2019年3月23日,芦山县龙门镇龙门方舟内外,人群涌动,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芦山县第三届民间红色民俗节正在这里举行,“传承红军文化个个钢铁汉,战天斗地灾后重建谱新篇!”一幅标语道出此次民俗节的主题!由中共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牵头,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举办的民间红色民俗节从2008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已经先后举办了三届,但是每届有每届的故事?
遗憾!一个没能上台的节目
2019年2月28日,芦山县第三届民间红色民俗节筹备组到双石镇同双石老协和文艺队座谈,讲解红色文化,指导节目创意,指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节目,一定要有感人的故事作为背景,芦山双石,无论红军文化,还是抗震救灾、灾后重建,都有很多英雄故事,这些故事转化为节目,就是代表双石的红色文化?”
受到启发,分管双石文化站的副镇长高蓉讲了一个双石感天动的地故事,2013年4月20日,地震发生后,双石镇47岁的谢晓莉在房屋倒塌之际扑向儿子,将儿子保护在身下,而她被砸得口吐鲜血,受了重伤,她及儿子很快被救援者从废墟中刨出来,送往医院救助,保住了他们的命。谢晓莉2011年被确诊患了乳腺癌,2016年检查癌细胞已经扩散,谢晓莉寻思他们一家深受大爱,为感恩社会,立志临终意愿揖出眼角膜及遗体,贡献社会。并最终完成了这个心愿。《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事迹。无独有偶,芦山有难,上海人民伸出援手,而芦山人感恩,芦山县宝盛乡发生了杨清泉《芦山灾区一家人 感动上海一城人》捐赠器官的故事。如果将这个故事排练成芦山人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景剧,既能传递正能量,又向外推介芦山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文化和精神!
然而,由于时间紧张,这个让筹备组期待的节目并没有如期上场。但这并没有影响红色民俗节红色擂台比赛的效果,各乡镇在筹备组的指导下,排练海选出了38个红色创意节目,经过角逐,反映芦山人民弘扬红军精神,在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积极践行重建新路、建设美好家园的芦山花灯《领航》获得了第一名,《红军来了》等一批节目也获得了奖。同时,一批《牛角灯》等新颖的传统民俗文化也被各地文艺队从“地下”发掘出来,让人耳目一新,受到观众的好评。
牛!一个没有唱完的节目差点得了第一名
汪策,贵州遵义人,是2013年芦山地震发生后一名支援芦山的志愿者,汶川地震时她六次进汶川当志愿者,在为芦山护送救灾物资时不幸遇难,被网友评为中国最美志愿者,被四川省评为革命烈士,被贵州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她的事迹被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编排成一首歌曲《汪策颂》,这首歌以汪策事迹为由,表达了芦山人民感恩天下,感谢在芦山地震中支援芦山人民的救援者们,同时表达了芦山人感恩奋进,被汪策英雄事迹和精神支持,克服困难,践行重建新路,建设秀美芦山的故事。
在红歌比赛的报名中,芦阳镇古城文艺队的余惠是当地有名的女高音歌手,但因年龄原因,她不愿报名参加比赛,但当他看到党研室推荐的这首歌词时,被歌词的内容感染,立即表示全力参加排练和表演。在3月23日的红歌大赛中,28个节目一一亮相,小合唱《汪策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歌刚刚开始,掌声如雷,台下手机摄像、拍照不断,人们尽情倾听、回味这段荡气回肠的芦山往事,被汪策等志愿者精神深深打动。唱了一半,意外发生了,音响的线路突然被烧断,声音顿失,台下观众婉惜声不断,然而让人感动的事发生了,台上的人仍以饱满的精神,圆满地唱完了整首歌曲,最后获得了第二名。小合唱《共筑中国梦》夺得榜首。
这次红歌比赛,突出了芦山当地的红军文化和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文化转化为歌曲的创作,是当地群众文旅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忆苦思甜大家评,红色创意风筝奇
围绕“吃和娱”,做活文旅融合,在第三天的节目中,主办法设计了忆苦类、思甜类美食节比赛,挖掘出了一道道“长征红”“五星镆”“野菜荡”。
特别是宝盛乡高旭所作的红军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从大渡河到夹金山》中记载,红军在太平、宝盛一带,曾经制作红军茶,曾留有歌谣“红军好,红军亲,留下的茶叶能治病,穷人日夜盼红军!”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时红军茶不是用来饮的,而是咀嚼的,能清火去渴,关键能解乏,当红军行军疲惫不堪时,嚼几片茶叶,立即精神百倍,继续行军打仗。
而今天高旭也给大家带来了惊奇,不是捧上的马牛山茶水,而是捧上了用嫩茶叶做包心的红军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