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露天放置的红军石刻标语
被露天放置的红军石刻标语
被收集起来“保护”的红军石刻标语
近日,笔者随有关人员参观了红军长征在四川芦山的部分文物遗址,同其他参观者一样,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震惊和心痛。
1935年6月7日至13日,中央红军过芦山,北去懋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在芦山休整、宣传、筹粮,仅7天,当地群众为红军筹粮约20万公斤,并筹集了大量的猪肉、食盐、生姜、海椒、白酒,还准备了御寒的衣着等物资,为红军翻越大雪山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红四方面军南下,芦山人民支援粮食150万公斤,1330多名男女青年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长征期间,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王维舟、李先念、傅钟、熊国炳等党政军领导人先后到达芦山领导工作。红四方面军所属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机关也先后迁入芦山县城及附近地区。留下了大量的红军文物遗址,经查证:有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当时随红四方面军行动)驻仁加坝石家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曾驻双河场马河坝(后迁仁加坝石家沟),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苏维埃、抗日救国会总指挥部、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国家保卫局等红军遗址40余处。有《四川省委各县县委书记联席会议工作决定》、《重新分配土地》以及从川陕苏区带来的苏区重要历史文献计28篇,解放后尚存红军标语120余条,并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标语、墙壁标语、红军题壁诗、苏维埃发行的钱币、红军用具、武器等。应该说,芦山县红军长征文物遗址具有很高的价值,芦山县于1985年被批准为革命老区县,红军文物遗址也被捆绑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是让人心痛震的是眼前文物遗址的满目苍夷:20多块红军标语石刻被摆歪歪倒倒的“收集”起来露天放在东汉石刻馆院内10多年,已经被雨水冲刷得面目全非,字迹难辩;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遗、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遗址、红三十军军部房屋年久失修,风雨飘摇,反映多年也没有解决;当年的中共四川省委已经被撤建为现在的县委党校,抗日救国会遗址等各处重要遗址默默无闻,缺乏维修管理。各种重要文物文件四处散放,有的还在民间无钱征集,不断流失;……
问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芦山县一直以来是财政穷县,2008年受到汶川“5.12”大地震波及成为重灾县,尤如雪上加霜,县上无力维修和保护这些文物;二是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文物的维修必须由有“资智”的专门公司才能维修,私自维修,损坏文物要“负法律责任”,但又无力支付昂贵的“维修设计费”,也不敢“私自”维修;三是某些上级部门领导以为芦山县的红军文物遗址多为红四方面军的,因为张国涛的原因不被重视,因而要不来项目,使一些红军纪念馆、红军碑林项目被流产,老省委遗址打造等项目无人问津。
笔者认为,就算在芦山的红军文物遗址主要是红四方面军留下的,但也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些红军长征文化遗产,一是张国焘错误行动是他个人的错误(反过来如果加以利用,还可以成为警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四方面军仍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指战员和红军战士是无辜的;二是红四方面军当年南下对打击牵制敌人主力,掩护红一方面军北上起到了不可抹灭的作用;三是红四方面军在芦山及雅安进行了建党建政的不断探索,为党后来建党建政积累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四是红四方面军在芦山的历史,也是一部朱德、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先烈同张国焘错误行动作不懈斗争的历史;五是红军在芦山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奉献精神和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模范遵守《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铁的纪律精神和亲民爱民的精神都很值得后人学习。
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关心、关注一下这些被“遗忘”的正在消失的红军文物文化,加强挖掘、保护和利用力度,打造一批红色旅游景线路,打造一批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军文化在下一代延伸,让红色文化越来越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