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演红色民俗节目
1月15日,由芦山县一群老人自发修建的红军青龙场战斗纪念厅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里正举办红色民俗村剪彩仪式暨红军雕像落成仪式。
一大早,10多支来自全县各乡镇的文艺表演队便拉开架式,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彩节目一一表演,芦山花灯民间艺人斐体文还为此精心编排了《红军归来》等精彩的红色民俗节目,让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大饱眼福。
活动中,市、县、乡相关领导到会为刚刚落成的红军雕像揭幕,为红色民俗村剪彩,为红色民俗村旅游协会授牌,人们在《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的革命歌曲浓浓红色韵味中,倾听那段血与红的历史,在富有特色的忆苦饭中,领会生生不息的红军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会领导还参观了刚刚发展的红色民俗村接待户,鼓励他们为发展红色旅游事业做出贡献。
红色民俗村旅游接待户凤世华激动地说:“作为接待户,既可以为家乡发展红色旅游做贡献,也可以通过改建院庭美化环境,还可以增收,真是求之不得!”据了解,目前红色民俗村已经意向在红军纪念厅周围发展条件较好的接待户10多户,能一次接待客人100余人长居短住。下一步,红色旅游山庄还将筹建住宿部和娱乐部,修建一批乡间宾馆式小木屋,以《毛泽东品尝芦山醪糟》等历史故事为背景,设计特色忆苦菜谱,设计跳红色歌庄舞、观红色节目、看红色坝坝电影等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筹办红色民俗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体现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让游客来得了、住得下、能娱乐,受教育。
说到红色节目,已经高龄的芦山县花灯民间艺人斐体文激动地说:“弘扬家乡红军文化义不容辞,也很高兴参与其中.”据了解,今天由他编排演出的红色民俗节目只是一部分,他还收集了许多发生在芦山的红军故事,在着手编排大合唱《红军诀别诗》、快板《红军纪律就是严》、小品《二娃参军》等红色节目,准备在今年三月举办的首届红色民俗节上演,完成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

领导讲话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廖成志为红军雕像揭幕

红色民俗村剪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