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国家保卫局驻地旧址(现芦阳西北街)
仁加坝东侧是“十里来龙”,从峡口直到县城金顶阁;西面为灵鹫山向南分一山脉戴家山至周村岗一线,中间为平坝和河流。当时,刘湘恐“天芦一失,平原难保”,调川军二十一军教导师章安平旅约3800余人驻守“十里来龙山”一线布防;张竭诚旅约4000人驻守戴家山至周村岗一线,梁国华旅约4000人驻守芦山县城,在飞机的掩护下,凭借碉堡工事,形成“袋形火网阵地”,封锁仁坝大道。红九十三师、红二十五师先后投入战斗,攻打东侧的“十里来龙”一线阵地,经过三天两夜的反复冲杀,红军攻下了七里山、曹家岗等“十里来龙”一线阵地,章旅大部被歼,红军直逼城下。后为,随着右路纵队攻下天全并迂回攻打芦山以及青龙场战斗的胜利,杨国桢部弃城东逃。红军于11月12日攻下芦山。以仁加坝战斗为主的芦山战斗打得十分惨烈,约毙俘敌军9200余人,红军伤亡11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0人。
红军青龙场新兵训练营驻地旧址
攻下芦山后,红四方面军总总指挥部及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便迁至仁加坝尖峰顶下的石家沟,这里便成了当时天芦名雅邛大战役的军事指挥中心,朱德、陈昌浩等四方面军高级指战员便驻在此直至百丈关大战失利,红四方面军离芦北上。这里发生了朱德在大会上作形势报告时从身上捉虱子的故事,也正是在这里于1936年1月27日至28日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朱德、徐向前、陈昌浩、傅钟等参加会议,传达、讨论瓦窑堡会议,确定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使张国焘同意了中央新的策略路线,对取消张国焘“第二中央”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军青龙场战斗遗址的巨石
听说,石家沟的原总司令部周围有三个防空洞(当地人称为飞机洞),是红军躲避敌机轰炸的洞穴,我们便有意去看一下。可是董老师带着我们在石家沟人户里转了几圈,也没找到上山去防空洞的路。这时,一位叫约40岁的名叫张培辉的村民听说了,便热心地带我们去,他说小时他还经常去洞里玩过呢。在张培辉的带领下,我们踏着泥泞山路,一步三滑的向总司令部遗址的东北方向的山上走去,73岁的周曰琏老师还在坡上滑了一跤,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幸好没事。很快,我们就到了简培军家房后自留地上方的一个防空洞处,据介绍,这里原来洞口在一块横石,进去后洞里很大,足可以容纳二三十人。可是现在,洞口已经塌陷,洞口只有几公分大小,已经不能进人。照了相,我们又便向另一处防空洞,司令部遗址西南方向的防空洞走去,村里的人听说,三三两两的聚拢来,好些上了年纪的人都兴奋地讲着当年红军在这里的传闻和防空洞的故事。离开人群,我们在张培辉带领下,向第二处防空洞所在的山腰爬去。这个防空洞非常特殊,地处陡壁中间,周围已经被丛林包围,由于多年没有去过,张培辉也只能打着方向在竹林荆刺中前行,他的手还被荆刺挂伤了,鲜血直流。好不容易来爬上了半壁,见到了防空洞。这个防空洞比前一个大些,虽然洞口已经因塌夸变小,可是还能看见里边黑洞洞的,大家很是高兴,轮流爬上去拍照。最后,我们从另一条路出来,才发现这条路要好走些,刚刚走出林地,便在东面的山岗上看见一处一高两低的山峰。董老师说,这就是尖峰顶,当年红军在这里打得最为惨烈的地方。看着这奇险的高地,我们的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场面,感受到了红军不怕牺牲的精神。
红军卫生部部长贺诚在铜头村驻地旧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