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公祭日的下午,正在举行抗战大讲堂。一年来,馆里的参观人数从往年的1万多,增加到今年的5万多。“国家公祭,带来的变化非常大。”馆长吴先斌说,除了参观人流量的变化,普通的百姓也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会不会重演?“普通人和历史对话的热情让我感动。”有的大学生拎着花篮来了,默默敬献;一批批的日本友人来了,中日之间健康的民间力量正在蓬勃生长。这一年,吴先斌在日本友好团体的帮助下,前往日本,以南京市民身份要求归还被日掠夺的中山陵和明故宫麒麟雕刻。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七十八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南京第一中学的学生们朗声宣读《和平宣言》。第二次参加公祭仪式的张广胜泪洒胸前白花。“举行国家公祭后,我回到广州,邻居、朋友经常谈论南京大屠杀,谈论抗日战争。”张广胜是二战史研究爱好者,他说,他多年在外跑,接触人群广。以前人们总觉得这段历史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今年从东北到广州,日军侵华和抗日战争已成为全民话题,全民历史意识明显增强。“国家记忆需要存放,民族情感需要凝聚,我们需要国家公祭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张广胜说。
“记者你一定要加上这句话,‘国家公祭,也是警示后人。’”抬着花圈,走在第一排的解放军仪仗队礼兵张天龙第二次参加公祭。
“学术界面临更大责任和压力。”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经盛鸿介绍,社会关注南京大屠杀,学术界任务很重,有大量的档案有待解读,还有20多位西方人士留下的资料有待整理翻译。“国家公祭,意义重大。”经盛鸿说,相信会有新的研究成果,迎接明年公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