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的皖南大地,腥风血雨。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但我新四军战士并没有被他们的反动气焰吓倒。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新四军军部又重新组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当时,日寇正值猖撅,为彻底消灭新四军,他们在苏南开始了大规模的扫荡,并且很快扩张到苏中、皖中、皖南;伪军也积极参与日寇的扫荡;国民党为消除“隐患”,亦在暗中支持,三方势力互相构结,狼狈为奸,企图再置新四军于死地,使新四军又面临众多新的困难。不仅全军上下经济十分困难,而且各村镇之间严密的封锁线和各要隘林立的据点,使根据地不断地报分割、缩小。新四军的兵力也在缩小,大部分根本无法行动,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敌人的猖撅使有些战士情绪低落,而老百姓中则存在畏敌情绪,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不足。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新四军指战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采取了化整为零,各个歼灭的战术,派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在人民群众的通力合作下,开展游击战争,狠狠打击敌人,成为华中地区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武装。
一、大力的支持,充分的准备
1942年9月间,奉皖南支队首长的指示,我(当时担任支队独立营营长)和支队参谋邓福生同志带领着一支由十一人组成的小分队,深入到无南地区,准备寻机对薄弱之敌予以突然打击;在中秋的前两天,我们到了离无为县六十里的塔桥附近,准备进攻设在那里的鬼子据点。当时正是黄昏,残阳如血般照射着大地。经过一天的跋涉,我们感到疲乏极了,真恨不能在草丛中睡上三天三夜。可是重任在身,耽搁不得呀!我们在树林中休息了一会儿,便在夜幕降临时进了近处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鬼子的据点就设在离村庄十几里的地方。
刚到村口,几个正在纳凉的人从远处见到我们,吓得拔腿就跑。后来,听我们说是新四军,便高兴得象得到什么似的,纷纷打开院门,把我们拉到屋中,又烧水、又做饭,还把平时积攒起来的、连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采。我们一边吃,一边向老乡们了解鬼子据点的情况。一提起塔桥据点的鬼子,老乡们个个恨得咬牙切齿:“据点的鬼子坏透了,动不动就向衬子这边打炮,冲我们要吃的;枪炮一响,吓得孩子直哭;我们连门都不敢出。”一个怀抱小孩的大嫂愤愤地说:“哼,他们一打炮,我们就无法下田干活,庄稼都没法种,没种还吃什么?要能把这个据点拔掉真是太棒了。”一个小伙子喘着粗气,边说边往我们这边挤着:“对,对,就该拔掉据点。小日本真是太可恨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叫着、嚷着。这时,一个老大娘却担心地问:“打鬼子是好,鬼子把我们坑苦了。可你们一走,鬼子再回来咋办呢?”“是呀,这倒是个问题。”一些人附和着。刚才的鼎沸之声俏然了,老乡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我们身上了。“打不打?”老乡们在用眼神问我们。“打!怎能不打?我们来的目的就是要打,不要因鬼子势力暂时强大就伯他们。我们一定要拔掉塔桥据点,为你们铲除灾患。”我和邓福生同志作了最后的决定。决心下定了,可怎样才能靠近鬼子的据点呢?老乡们对据点的情况并不很了解呀。这时,一个老大爷站起身说:“村里的保长郑玉常跟鬼子打交道,比较熟悉敌人据点的情况。 这个人,老乡们反映比较忠厚,有时鬼子逼他到百姓家催粮催款,他宁可自己挨打挨骂也不让群众受苦;在死逼无奈的情况下,他就给地主施加压力,让地主出钱出粮给鬼子送去。要不,我带你们去找他。”
由老大爷带路,我们找到了保长,说明了我们准备捣毁塔桥鬼子据点的意图。一提起打鬼子,郑保长高兴极了,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鬼子据点情况:“塔桥据点距周围点较远,兵力较小,有一个小分队,二十余名鬼子,步枪十几支,一挺歪把子机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