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斗争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刘洋
浏览次数:
2025-08-22 15:57: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1年9月18日夜,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发出团结抗日主张,组织领导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在黑龙江省档案馆留存着一组珍贵的档案资料,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

    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抗日檄文。九一八事变当夜,中共满洲省委立即起草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并于9月19日公开发表,旗帜鲜明地宣告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的立场,吹响了民族抗战的第一声号角。宣言控诉了日本侵略者武装入侵中国的野蛮行径,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满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动”,是“致使满蒙成为完全殖民地”所采取的有预谋行动,而日方为这次事变寻找的借口完全是“三岁孩子都不能相信的”谎言;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错误行径,指出“日本帝国主义者之所以能占据满洲,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号召工农劳苦群众团结起来、行动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武装才是群众自己的武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事实上,早在九一八事变前,中共满洲省委就已经对日本侵略者密切关注。在1927年12月22日《关于中共满洲省临委工作情况给中央的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满洲的反日工作,要占革命工作的大部分”。由中共满洲省委主办的机关刊物《满洲红旗》也曾对日军1931年1月在沈阳周边举行大规模实战演习进行过揭露性报道:“无疑地,这些枪声,是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东三省的信号。”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是最早清醒认识日本侵略威胁的政党,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敏锐性和战略远见。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中共满洲省委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占领满洲告全满洲朝鲜工人、农民、学生及劳苦群众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等十余份宣言、决议,公开举起抗日旗帜、发出团结抗战呼声,充分彰显了一个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先进政党的政治担当。这些冲锋号角激发了东北民众反击侵略的革命热情,传递出中华民族绝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如燎原的火种,迅速点燃了东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熊熊烈火。在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响和号召下,东北广大民众和一部分爱国官兵纷纷组成反日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以及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形式的武装,掀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

    提出在东北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抗战策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在东北如入无人之境,东三省迅速沦陷。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出杨靖宇、周保中等200余名优秀干部到东北各个地区和义勇军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动、武装群众,先后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创建了巴彦、汤原、珠河等十余支反日游击队,这些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始终坚持战斗,给侵略者造成极大困扰。但游击队创建之初力量薄弱,要壮大抗日队伍,就必须更广泛地团结东北各族人民。

    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致中共满洲省委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并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信中详细分析了东北反日斗争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四种抗日武装的性质和前途,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是一切游击队伍中最先进最革命最大战斗力的队伍”,并针对不同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河北省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组图)
·江桥抗战纪念地:抗日斗争的枪声在这里响起(组图)
·孤悬敌后的浙东抗日斗争
·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抗日斗争的领导中枢
·投身抗日斗争(组图)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在京举行首发式(组图)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在京举行首发式(组图)
·江山、李学叶:《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在京举行首发式(组图)
·特稿:《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在京举行首发式(组图)
·特稿:《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在京举行首发式(组图)
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辽宁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