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出面提出,在许世友墓前竖立一块石碑,碑上不冠职,不记功,不叙史,只镌刻“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字。许世友墓前的这块石碑,就是按照王震的提议竖起来的。这块灰白色花岗岩石碑正面的“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大字,是由我国著名书画家范曾手书的;墓碑的背面,对许世友的生平有简要的介绍。
见闻4:茅台酒瓶知多少
在许世友的墓地,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在墓边台阶上放着一排排整齐的空茅台酒瓶,这都是前来悼念的人,敬献给许世友这位“酒神将军”的。
许世友英雄海量,嗜酒如命。许世友的海量,在战争年代就名冠全军。全国解放以后,他更是迷恋上了茅台酒。他的一生,可以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生命垂危之时,什么镇痛针药几乎都不管用,可取过一瓶茅台酒,用筷子蘸了蘸,在他口中滴进二、三滴,奇迹竟出现了,许世友立刻安静了下来,上下唇本能地一闭一台,咂得“叭叭”地响。说来也巧,正当笔者在许世友墓地采访时,许世友孙女许道江(第二炮兵后勤部卫生部正团职助理员、中校),也前来为许世友扫墓。她首先把一瓶茅台酒点点滴滴洒在许世友的墓上,并深深鞠了躬。笔者数了数这时墓边已经有8个茅台酒瓶了。据讲解员介绍,墓边天天有人打扫,酒瓶也天天被收走。最多时一天有lOO多个茅台酒瓶。
见闻5:给儿子许光的信
在许世友墓地的东面偏北方,有一排农家房舍,地势较高,向阳而建,是典型的豫南农家。在里间屋里的墙上,贴着一封许世友给许光的信,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口棺材。这是怎么回事?
许道焰对笔者说,这封信是许世友生前写给长子许光的一封家书。写信时间是1979年10月22日,当时,许世友在广州军区担任司令员。信的内容是:
许光:邮去现金伍拾元整。这伍拾元钱是为我准备后事用的,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老家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许光是许世友和结发妻子所生,今年76岁。和许世友的家书同时寄给许光的,还有秘书李福海的一封信。要求许光要正确理解老人家的心情,不要有什么更多的考虑,早一些做准备,没有什么坏处,叫做有备无患。
许光接到许世友的信后,立即和在湖北的一个姑妈商定,用“松、杉、枹、柳、柏”五种树木为原料,做成一口棺材,寓意五子同心。这口棺材后来没有用上,就放在许世友故居供人瞻仰。
值得一提的是,许世友给许光写信的日期,是1979年10月22日,到了1985年,将军离开亲人的日期,也是“10月22曰”。历史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就是这样奇妙的巧合。
见闻6:“避匪洞"与孝子情
走进“许世友将军故居”,发现厨房的南墙上有一个洞,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旁边写有“避匪洞”三个字。而且有一段文字说明:在战争年代,许世友一次回家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