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郑维山将军不熟悉,听听毛主席的一段话或许会有新的认识:“南有许世友,北有郑维山,你们都是风风火火,有你们在,没有人能搞乱中国。”
原来,许世友和郑维山都来自大别山区的新县,两家相距二十多里路,许世友在山南,郑维山在山北;建国后,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85年10月,许世友魂归大别山,葬在老家松林之中;2000年4月,郑维山将星陨落,安葬在老家将军石,两人仍然是一南一北。
郑维山将军在70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三爬雪山、三过草地,两率部队迎接红军主力会师,血战河西走廊,指挥了大小战役数百起,刚烈英勇,屡建奇功,在共和国的建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1955年授军衔时,郑维山原被授予上将军衔,但他却找到周总理,主动把上将军衔让给一位年龄比自己大的老同志,自己宁愿接受中将军衔。
2000年5月9日将军病逝,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包括将军故居、事迹陈列室、藏枪池等在内的将军石游览区,供后人凭吊。
从县城出发向南行不远,就进入了将军石游览区。将军石在羚羊山的半坡,坐北朝南。我们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坡路向上攀登,眺望四周,远山连绵起伏,耳边鸟鸣阵阵,绿树随风摇动,似乎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十三岁革命出生入死历经百战功勋赫赫垂青史,十五岁入党赤胆不改一身正气忠心耿耿照后人。”书写在将军亭边的一副长联写照着将军的一生。亭中还有卧石一块,上面简要记叙了将军一生的历程:自幼投身军旅,戎马一生,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而无败绩;长期担任要职而一生贫寒;死后还要和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伴。
在北面,与将军亭遥遥相对的是一块约有两层楼高的巨石,上面镌刻着“将军石”三个血红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字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军石为一整体的花岗岩,据说,郑维山将军幼年时常在这里放牛,在将军石下躲风、避雨、小憩,与此石有着依依不舍的感情。建国后,他多次回到家乡,每次都要在将军石下独坐沉思。
回忆起将军的晚年生活,讲解员的话格外富有感情。2000年4月19日,85岁高龄的郑维山在医院里预感来日无多,在病榻上写下了给党组织的最后一封信:“……我郑重请求,在我不行的时候,适时停止对我的治疗,多节约些医疗经费,也是我对党的最后一次贡献。我一生积蓄无多,请将我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上交组织,平时积存下来的书籍送给大别山一个学校,供山区的孩子们使用……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进八宝山,也不搞任何形式的送别仪式,尸体供医学单位解剖后火化,骨灰撒在大别山屋脊洼的山上。”
“不搞遗体告别,不进八宝山。”我们感慨于这不寻常的要求。老将军历经万千征战,对革命立有大功,却只要求死后把骨灰撒在这块石头的周围!将军的家人满足了他的遗愿,从此,这块无名的巨石成了将军永恒的墓碑。
将军石后的羚羊山上,点缀着几面红旗,讲解员告诉我们,那是点将台、红军洞、将军泉等景点,这些人文景观和大别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完美结合,让人浮想联翩。
稍作休息后,我们离开将军石,下山来到将军的故居门前。
将军故居保存完好,门口是一个碧波荡漾的水塘。这个水塘又名藏枪池,据当地老人回忆,1932年红25军北上抗日临走时,留下近1000支“汉阳造”步枪,少年郑维山帮助父亲和一些革命者用油布包裹住枪支,一部分放入门前的池塘中,一部分放入家里的顶棚上。后来,吴焕先用这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