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正文
乌斯浑河畔 奋进谱新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黄超  郭晓龙
浏览次数:
2025-07-20 11:38:1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阵雨初歇,黑龙江牡丹江市“八女投江”烈士群雕庄严肃穆。

    几名保洁员迅速清扫群雕周边的落叶。“雨停即扫。”保洁员吴庆东说,日复一日的守护,是对英烈真挚的致敬。

    八十余载岁月奔涌,乌斯浑河畔,这片曾被烈士鲜血浸染的土地,迸发出跨越时空的磅礴生命力。

    热血淬炼:山河铭记的永恒瞬间

    步入烈士群雕对面的纪念馆,一张东北抗日游击日记复制展板静静陈列,日记泛着岁月痕迹,纸页上墨迹斑驳:“妇女冷云、杨贵珍等八人悉行溺江捐躯……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抗联将领周保中写下的文字,成为那段历史的有力注脚。

    “8位壮烈牺牲的女战士,分别是抗联第五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讲解员胡尧深情讲述,“她们之中,最小的王惠民年仅13岁,却以稚嫩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义,毅然选择了与战友共赴国难。”

    展厅内,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展品无声诉说着东北抗联的烽火岁月:穿过的大衣、用过的简易武器……观众不时驻足,仿佛回到激烈的战斗现场。来自广东的观众李立昆轻声念着文物介绍,声音微颤:“忠魂不朽。幸好有这字字泣血的记录,让英雄的事迹没有湮没于战火硝烟。”

    1938年的东北大地,抗战烽火燃遍白山黑水。为粉碎日伪军的“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决定西征。冷云带领7名战友随第五军一师辗转作战。当年10月,部队行至乌斯浑河畔时,因叛徒告密,遭千余名日伪军包围。

    “她们本可隐蔽渡河,却选择用生命掩护战友。”83岁的抗联历史研究者于春芳每每讲到这里,仍难抑激动。彼时,行至河边的8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主动向敌人开火,吸引凶猛火力。大部队得以乘隙突围,她们却被困在河岸。

    弹尽援绝之际,面对日伪军“抓活的”的逼降,女战士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臂挽臂,肩并肩,步入刺骨湍急的乌斯浑河,壮烈牺牲。

    经数十年严谨考证,于春芳还原了更多细节:有4位女战士是中共党员、王惠民行军途中总爱哼唱家乡的童谣……“在基层单位宣讲时,很多干部群众想了解‘八女投江’背后更多的故事,这激励我不断收集史料,做好英雄事迹的整理。”

    青春接力:从红领巾到歌舞史诗

    牡丹江市林口县乌斯浑河一岸,“八女投江”殉难地遗址,小径上走来一列红领巾讲解员。刁翎镇骏升学校少先队员王祉乔踮着脚,将白菊放在刻有“八女英魂光照千秋”的纪念碑前,转身对参观者讲解道:“以前,我们的家乡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日本侵略者妄图霸占我们的家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多年来,这所距遗址不远的乡镇学校,早已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翻开校本教材《英勇八女魂》,“家乡记忆中的烽火岁月”单元,生动再现东北抗联战士的浴血奋战;校园团体操融入“烽火传递”造型,解说词以“这里是八女英烈以生命铸就的精神高地”开篇;培养一批少先队员担任红领巾讲解员,为人们讲述英雄的故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培根铸魂、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近年来,牡丹江市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引导新时代青少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厅,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第五十三场演出正在进行,音乐与舞蹈学院120多名大学生参演。在第三幕“八女英魂”,纪萌同学扮演冷云,她挽着战友们踏进乌斯浑河。“为祖国而战死,是光荣的!”悲壮的言辞响彻全场。

    “2016年首演前夜,年逾九旬的抗联女战士李敏和十几名抗联老兵也来了。”指导教师尹茂源翻开泛黄的创作手记介绍,这部文艺作品已成为该校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参与创作演出的学生累计超1600名。

    “近10年,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年轻血液不断注入,激发出新的艺术创意和时代理解。”尹茂源说,学院将作品列为必修课,还衍生创作了《一把大刀一杆枪》等合唱曲目。

    骏升学校的童声在江畔回荡,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学子用舞姿重现英魂,红色记忆在代代接力中生生不息……

    产业振兴:乌斯浑河畔生机勃勃

    据林口县志记载,2100多年前,这里就养鹅。但是,当年日寇推行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养鹅户被赶进“集团部落”,产业根基被摧毁。抗战胜利后,当地逐渐恢复生产。近年来,林口县干部群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来到林口县古城镇四村智慧鹅舍,海华大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井海打开恒温孵化室大门。温度37.8摄氏度,湿度百分之六十五,墙上的电子屏显示实时数据,绒球般的鹅苗啾啾探喙。

    “鹅苗就是‘金豆子’!”徐井海捧着刚出壳的鹅雏笑得眼睛眯起来。过去养鹅靠天吃饭,如今手机APP随时接收寒地生态鹅服务中心的预警。去年冬天,服务中心通过无人机热成像发现一鹅舍温度异常,连夜派出技术团队抢修,避免数十万元损失。

    林口镇镇西村的工地,塔吊正吊装预制板,年孵化500万羽的现代化基地即将崛起。

    林口县设立产业基金,创新“鹅业贷”等金融产品与养殖保险,3年累计发放补贴超3亿元;寒地生态鹅服务中心坐落山间,无人机巡航鹅棚;“林诚雪鹅”飞往多地餐桌,39家鹅餐饮店年销60万只鹅……

    更令人称奇的是鹅毛的蜕变。步入林口县的一座鹅羽绒加工车间,宛若置身雪国。青山镇青山村村民曲志龙在这里当分拣工,手法娴熟地将朵绒投入不同料斗:“翎毛做羽毛球,绒子做羽绒服,碎绒还能提炼蛋白粉。”他捧起一捧鹅绒说:“咱的鹅毛带着韧劲!朵大梗细,蓬松度比普通鹅绒高百分之五十,每吨多卖3万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热土,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下一篇:无
·好一场漂亮的“奇袭”!(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走进昔日的抗日战场)
·红色热土,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魏岳江: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老师家长要给孩子讲杨靖宇八
·特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老师家长要给孩子讲杨靖宇八女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红色联播-宿秀清、洪玉玺:铭记历史 不忘国耻——中共满洲省委革命历史志愿服务
·历史转折处的那“一夜之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红色联播-李建设、蒋苏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走进四望山抗日根据地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胶片中寻找百折不挠的民族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黑龙江:开展“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专题展进校园活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乌斯浑河畔 奋进谱新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陈金陵、江山、常魁星、郭海鹏、陈龙狮、陈
特稿:《交响咏铁军 跨越时空的铿锵旋律——
红色头条-《交响咏铁军 跨越时空的铿锵旋律
抗日虎将叶成焕:不畏牺牲杀敌寇
铁血绥远:烽火淬炼的抗战壮歌
苏区精神:承载初心使命的精神坐标
好一场漂亮的“奇袭”!(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海南抗日战争志》出版
特稿精选:深化全民阅读我们在行动,祝贺第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