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一件特别的“活文物”。十年来,它从未间断地在每一个开放日与观众见面,不仅允许每位观众近距离接触,而且还欢迎观众互动参与。它就是记录中共一大会址十年观众感言的“参观留言本”。
2008年1月5日,署名“一名党员”的观众留言:“参观了一大会址,又能听到馆内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受到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
2009年11月24日,来自沈阳建筑大学的颜斌留言:“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深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祝福伟大的党,祝福伟大的祖国!”……
这些,只是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众多的参观留言中随意翻出的几条。自该馆1999年5月27日扩建竣工对外开放以来,参观留言本就像一个每天更新的“活文物”,始终如一地陪伴着每一位观众,从未在任何一个开放日“缺勤”。十年来,纪念馆规范存档的留言本已达136本,平均每本留言300多条,留言条目数以万计。
“事实上,留言本早就有了,只不过纪念馆扩建之前没有得到完整的整理和保存。”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杨宇说,“新馆开放以后,每一本观众留言写满以后就会保存起来,换上新本子,从未中断。”
在工作人员办公室里见到了整齐堆叠在一起的留言本。静静翻阅,其中许多朴实简短却积极振奋的留言,不仅表达了参观者对于历史和伟人事迹的感动,也记录着一代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热情。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一大会址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青少年观众,而他们也是留言本最亲密的朋友。
上海卢湾区复二小学顾姓小朋友的署名特别说明自己是“少先队员”,留言写着“参观后,我明白了很多历史”;陕西西安长庆泾河元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张同学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再次向伟大的共产党致敬。”
十年的守望,“活文物”见证了一次次党旗下的宣誓。能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大厅、对着巨幅的党旗宣誓,是很多人入党、入团、入队的梦想。为此,纪念馆免费为单位、学校提供入党、入团、入队宣誓场所和辅助设备。而宣誓结束之后,许多团体都会在留言本上书写令人振奋的誓言,记录下庄重的时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硕士班党支部的同学,将入党宣誓和组织生活搬到这里,在留言本上写下入党誓词并签上每一名支部同学的名字。这样的见证,在留言本上频频闪现。
十年的感动,“活文物”还记录了世界人民的友谊。作为一个重要参观群体,外宾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人数一直很多,留言本也记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与祝福。在今年9月的一本留言本上,日本观众有村一己一家用中文写下:“有村家四人访中,日中友好万岁。”
不过,并不是所有外宾都像有村一样能自由使用中文,因而留言本上除了汉字,还有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俄文、阿拉伯文等,“活文物”俨然成了一本“多国语言文字展示本”。为了解这些外国观众留言的内容,纪念馆还特别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合作,请两所高校的志愿者协助翻译外语留言,并对其中一些问题和建议进行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