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仍心怀鬼胎,企图反攻大陆。自1951年起,他频繁派兵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挑衅解放军战士,严重损害了人民政权的利益。
进入60年代,国际风云突变。为应对此,中共中央灵活调整内外政策。1963年,毛主席在会议中强调,台海形势已变,大陆已错过“武统”最佳时机,未来需和平手段推动台湾回归。
1964年,毛主席在征得中央政治局同意后,托人给蒋介石捎去一封充满真挚情感的信息,其中首次提出了“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构想。这一提议深深打动了老蒋,他随即派遣一位心腹手下秘密前往北京,以探听中共中央的真实意图。经过一个月的考察,这位心腹手下返回台湾,向老蒋汇报说,北京方面确实有意推动两岸和解。
毛泽东了解到蒋介石内心有所动摇后,决定趁热打铁,继续写信给蒋介石。他劝说蒋介石不要坚持错误的路线,两岸对峙不可能长久持续,台湾和大陆终将统一。我方不断的“心理攻势”下,蒋介石逐渐放下对大陆的疑虑,认识到“和平统一”是台湾最好的选择。于是,他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表示同意国共合作,但提出了三个条件。
蒋介石提出三个条件:维持其政治地位,其子蒋经国任台湾省长,官员待遇与大陆同步。这些要求合理,毛主席迅速答应,无多犹豫。
为了体现公平原则,毛主席对蒋介石提出了三个要求:一、台湾必须与美国人划清界限,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二、我们必须完全掌握台湾的制空权和外交权;三、金门和厦门应合并设立特别地市,由国共双方共同管理,以促进两岸交流与往来。
毛主席为了表达我方的诚意,坚决主张对台湾进行特殊的经济援助。决定每年拨给台湾大批战略物资和经费,助力台湾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惠及台湾民众。这一举措对台湾来说极具吸引力,使得蒋介石难以抗拒。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我们释放出更多的善意,主动邀请周总理赴台访问,期望以此推动国共两党消除隔阂,重新建立和谐关系。
关键时刻,动荡骤起,大陆混乱,台海联系断绝,台湾问题被搁置。老蒋、毛主席相继离世后,台湾问题陷入僵局,双方合作与对立并存。90年代中期,台海局势紧张,解放军与台军对峙,但解放军保持克制,最终和平解决危机。
90年代后期,李登辉执政后,台湾刮起“政治本土化”歪风,一些政客鼓吹“自立”。这是分裂国家的行径,北京方面对此采取零容忍态度。国台办等部门多次警告台湾,要求端正态度,否则必将自食恶果。进入新世纪,解放军军力强大,对台形成碾压之势。若台湾继续与大陆离心离德,投靠美国、日本,解放军将采取强制措施,消灭分裂势力,实现两岸统一。
|